这首词描绘了作者在繁华的长安城中感受到的异乡漂泊之感。"长安人海同为客",以人海比喻京城的繁华和众多的人群,表达了词人作为过客的身份。"登楼无复黄尘色",暗示了词人登高远望,希望能暂时逃离都市的喧嚣和尘世的纷扰,寻求片刻的宁静。
"舌辨起风雷",运用夸张手法,形容词人的口才出众,言辞犀利,犹如风雷激荡,显示出他在广座上演讲或辩论时的风采。"连旬广座开"进一步强调了这种频繁的活动,说明词人在长安的社交生活相当活跃。
然而,尽管忙碌且受到欢迎,词人内心却感到"匆匆来又去,不尽留连处",流露出对时光匆匆、无法长久停留的感慨。他意识到自己还未有机会去探访十三陵,这让他感到遗憾,"未到十三陵,自惭虚此行",表达了对自己未能充分利用这次长安之行去游览名胜的自责。
总的来说,这首词通过描绘词人在长安的生活状态和内心感受,展现了清末近现代初词人汪东对于人生际遇与文化名胜的向往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