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宣宗恭让皇后赐印歌

朱矾麝酒余香渍,桃花色映回鸾字。

牙璋小玺出中宫,宣德当阳四年赐。

宣庙中兴似成祖,泲上徽章阴邓伍。

玉燕初徵瑞石祥,谷圭曾作长秋主。

高徐家法在椒房,任姒周旋礼数详。

岂有斜封讥墨敕,定膺优眷选名珰。

君恩一旦难常保,高禖弓䪅劳祈祷。

钩弋旁开尧母门,璿宫不长宜男草。

鞠衣教御著黄紽,别有昭阳宠渥多。

兰殿金人抛手铸,上清琳札自摩挲。

沈沈永巷佛香吹,圣善威姑早暮随。

差胜寂陵悲乙弗,不须云母羡昭仪。

此印传宣出至尊,九重深意表丹文。

修真已改披香号,坤德还留故剑恩。

回首娥台只三载,金螭虎钮叨封拜。

中壶长辞铁字书,天章枉熟红牌诫。

莹质兰函伴幽独,笔床砚匣随箫局。

斗检尘封女史箴,芝泥但印长生箓。

覕眼沧桑劫灰烬,遗珍流落当瑶瑾。

织室音尘蔓草荒,麻姑爪迹依稀认。

玉钩斜畔月纤纤,高馆凄风闪轴帘。

莫同团扇捐秋箧,留向《长门赋》上钤。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彭兆荪对中国明朝宣宗恭让皇后所赐印玺的赞美和感慨之作。诗中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印玺的精致与历史背景,以及皇后家族的荣耀与变迁。

首句“朱矾麝酒余香渍,桃花色映回鸾字”,以香气和色彩烘托印玺的华贵,暗示其制作工艺之精良。接下来,“牙璋小玺出中宫,宣德当阳四年赐”点明了印玺的来源和时间,强调其皇室赐予的尊贵身份。

诗人将宣宗比作成祖和中兴之主,暗示其统治时期国家繁荣。皇后家族如徽章阴邓伍般显赫,印玺见证了她的荣耀。接着,诗中提到玉燕、谷圭等吉祥物,象征皇后受宠及家族的吉祥。

“高徐家法在椒房,任姒周旋礼数详”赞扬皇后遵循古代贤后典范,注重礼仪。然而,“斜封讥墨敕”暗示皇后地位并非稳固,而“优眷选名珰”则表达了对皇后被宠爱的肯定。

诗中提到皇后地位的起伏,“君恩一旦难常保”,暗示皇后命运的不确定性。尽管如此,她仍受到皇帝的重视,如“高禖弓䪅劳祈祷”所示。皇后最终未能长久,但她的影响犹在,如“兰殿金人抛手铸,上清琳札自摩挲”。

结尾部分,诗人感慨皇后之印的流传,以及其陪伴皇后度过孤独时光的物品,如笔墨纸砚。最后,诗人以“莫同团扇捐秋箧,留向《长门赋》上钤”表达对皇后命运的惋惜,希望她的故事能被后世铭记。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皇后印玺的历史价值和皇后本人的命运,寓含了对历史变迁的深沉思考。

收录诗词(22)

彭兆荪(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刘松岚观察见示诗稿率题其后

独餐海岳秀,不尚帨鞶辞。

冷抱有孤寄,热官无此诗。

釭花宵烬后,谏果味回诗。

欲结参寥契,心香问导师。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夜坐

霜鸿听遍羽谯谯,镫影樽前懒不挑。

风雨檐花都错落,江湖魂梦亦漂摇。

何年黄鹄陂能复,岂有红羊劫未消。

欲问故山渔钓侣,可容瓢笠稳团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同孙子潇步月贾氏废园即图其意(其一)

幽港沈荒烟,江月上城半。

人影穿林来,一一若秋雁。

扣门悄不应,一地凉阴横。

主人邀客坐,隔竹风炉声。

竹深秋意生,月欲与人语。

仙鹤飞出墙,桂花落如雨。

形式: 古风

同孙子潇步月贾氏废园即图其意(其二)

斜月已过桥,篱影澹如画。

时有秋虫声,萧骚杂秋话。

话长客欲去,池上双扉开。

庵僧苦待客,故使山钟催。

归来隐几卧,梦落西溪水。

波影满船头,白鸥呼不起。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