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陶渊明读山海经二十四首(其十九)

岂知东海流,水石不可堙。

徘徊西山侧,来往空伤神。

瘏口功不就,填之巳千春。

寄言精卫鸟,柰何此洪津。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以精卫填海的故事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坚持不懈追求理想与目标的深刻思考。首句“岂知东海流,水石不可堙”,以东海的水流和难以填平的水石象征着自然界的强大与不可征服,同时也暗示了人类面对困难时的无力感。接着,“徘徊西山侧,来往空伤神”描绘了人在困境中彷徨无助的状态,表达了对现实的无奈和内心的痛苦。

“瘏口功不就,填之巳千春”进一步强调了努力与失败之间的矛盾,比喻为长期不懈的努力却未能达到目标,时间在无果的奋斗中流逝。最后,“寄言精卫鸟,柰何此洪津”则通过向精卫鸟发问,表达了对如何克服巨大困难、实现理想的一种深思和寻求答案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借用了精卫填海的神话故事,寓言了人类面对看似无法克服的困难时的坚韧与执着精神,同时也反思了在追求过程中可能遭遇的挫折与失败。诗中蕴含了对坚持与放弃之间抉择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理想与现实关系的探索。

收录诗词(956)

黄省曾(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效陶渊明读山海经二十四首(其二十)

少昊息甘山,于此弃琴瑟。

羲和浮甘渊,朝朝弄红日。

将升明星上,运转送之出。

始自八极张,神化安可述。

形式: 古风 押[质]韵

效陶渊明读山海经二十四首(其二十一)

珥蛇乘两龙,名曰夏后开。

而以三嫔上,窃得九歌来。

清吟动天穆,妙舞独徘徊。

遥望大荒内,须摇真可哀。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效陶渊明读山海经二十四首(其二十二)

帝俊仙丘外,青青开竹林。

阿那三桑好,灏溔封渊深。

鸾凰河水舞,青鸟卫山吟。

焉得赢粮往,宿留一披襟。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效陶渊明读山海经二十四首(其二十四)

青要更南望,禹父化墠渚。

而彼羽渊滨,黄熊何处所。

吴刀虽可伤,致之实由汝。

息壤填波涛,胡不待帝旨。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