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城

墟落敛暮烟,林梢偃新月。

河桥灯渐闹,柳岸船犹发。

薄酒吹欲无,伫立搔短发。

谁知七十翁,岁晚念裘褐。

形式: 古风

翻译

村庄笼罩着傍晚的炊烟,树林梢头挂着新月的影子。
河边的桥上灯火渐次热闹,柳树岸边的船只还在陆续出发。
浅酌的酒似乎都要被风吹散了,我独自站立,抓挠着稀疏的头发。
谁能想到,这七十岁的老翁,在这岁末时分,心中却想念着粗布衣裳。

注释

墟落:村庄。
敛:聚集。
暮烟:傍晚炊烟。
林梢:树梢。
偃:倒挂。
河桥:河边的桥。
灯渐闹:灯火逐渐热闹起来。
柳岸:柳树岸边。
船犹发:船只还在出发。
薄酒:浅酌的酒。
吹欲无:似乎要被风吹散。
伫立:站立。
短发:稀疏的头发。
谁知:谁能想到。
七十翁:七十岁的老翁。
岁晚:岁末。
念:想念。
裘褐:粗布衣裳。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寂寥的乡村傍晚景象。"墟落敛暮烟",写出了夕阳西下,村落炊烟袅袅升起,暮色渐浓的场景。"林梢偃新月",则暗示着夜幕降临,新月挂在树梢,增添了几分清冷之感。

接下来的两句,"河桥灯渐闹,柳岸船犹发",通过河桥上的灯火渐次明亮和河边柳岸船只还在启程,展现出夜晚生活的繁忙与热闹,但又不失宁静的氛围。

诗人独自站立,"薄酒吹欲无",轻轻吹拂着杯中的薄酒,似乎在借酒消愁,反映出内心的孤独与思绪万千。"伫立搔短发"的动作,进一步刻画出诗人百无聊赖、心事重重的形象。

最后,"谁知七十翁,岁晚念裘褐",诗人自言已至古稀之年,却仍感叹晚年生活简朴,对温暖的衣物(裘褐)有所期盼,流露出一种老年孤独和对生活的感慨。

整体来看,这首《东城》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乡村夜晚的景象,寓含了诗人深沉的人生感慨。

收录诗词(9386)

陆游(宋)

成就

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经历

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

  • 字:务观
  • 号:放翁
  •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 生卒年:1125—1210

相关古诗词

东津

岁暮涪江水归壑,白沙渺然石荦确。

蜀天常燠少雪霜,绿树青林不摇落。

阑干诘曲临官道,烟霭参差望城郭。

打鱼斫脍修故事,豪竹哀丝奉欢乐。

乐莫乐于新相知,美人一笑回春姿。

四方本是丈夫事,安用一生无别离。

形式: 古风

东斋杂书十二首(其六)

门低不通车,室隘劣容膝。

掩胫无全衣,作字用挫笔。

亲朋孰可望,门内自相恤。

一笑语吾儿,汝驭未须叱。

形式: 古风 押[质]韵

东斋杂书十二首(其七)

区芋常愿雨,秧菜常愿晴。

吾儿行渡江,晨起愁风生。

人生各徇私,夫岂造物情。

孰能均此意,万里皆春耕。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东斋杂书十二首(其十)

药与疾相当,何恙不能已。

良医善用药,疾去药亦止。

晨晡节饮食,劳佚时卧起。

藉臼米长生,耄期直易尔。

形式: 古风 押[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