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致道观七星桧

琴川古迹得纵观,七桧象斗罗仙坛。

真人手植自梁代,燧人之火不及钻。

成形成象两昭应,斟酌元气其无端。

阴敷古殿覆玉座,星宫瞻天肃圣颜。

侍女左右更修洁,仙袂欲举垂云鬟。

坚贞铿戛悟玄理,至文无文朴反顽。

深根穿散福地脉,万牛挽之并力难。

雷雨藏蓄太阴黑,骨节显露莓苔干。

偃仰诘屈更披折,矫若撑拄郁若盘。

猿臂争攫凌险绝,鹤形孤高梳羽翰。

大小斧劈惜皴裂,赤皮含生细叶攒。

萧森夜拂箕尾动,耸拔昼涵湖腹宽。

索绹绞纽互联络,风涛鼓舞交苍寒。

角崩爪秃龙虎斗,鲲化海翻鹏快抟。

鬼神出入倏忽际,厥状诡异穷莫殚。

时逢有道天锡瑞,甘露履降和井丹。

真人上仙念下土,架虬归来乐盘桓。

浩歌适应金石响,楼居合共朝霞飧。

酒泻天瓢不可挹,与山并峙青巑岏。

仙标出尘几千丈,拟作蓬莱玉树看。

傲兀阅世间荣瘁,卦之剥复时危安。

铜驼荆棘仍变故,其上日月跳双丸。

蜀柏犹能尊汉统,岱松宁免污秦官。

青牛已随紫气远,孔桧系道遭摧残。

偶然托迹仙境静,此后历数知如干。

毕宏韦偃久绝笔,白石老子图冰纨。

我生好古聊纪咏,豪奇安得追苏韩。

置像亦如楚颂橘,石厓磨镌垂不刊。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黄云的《常熟致道观七星桧》描绘了常熟致道观中七棵古桧树的壮观景象。诗人以生动的笔触,赞美了这些自梁代以来由真人亲手种植的古桧,它们象征着仙人的斗象和罗仙坛,展现了自然与道教文化的交融。树干坚韧,纹理深沉,仿佛蕴含着天地元气,阴凉的古殿和玉座增添了神秘感。夜晚,它们如同星辰般映照天空,白天则倒映湖面,风雨中挺立不屈,形态各异,犹如龙虎相斗或鲲鹏展翅。

诗人感叹这些古桧见证了历史变迁,象征着道家的仙人对人间的关注与福祉。在仙人回归的时刻,它们与天地同辉,与山峦并峙,显得超凡脱俗。诗人以古桧为题材,表达了对古代艺术的敬仰,同时也流露出对时光流转、人事兴衰的感慨。尽管历史沧桑,但古桧的形象依然被刻石铭记,成为永恒的见证。最后,诗人以未能达到苏轼、韩愈等大师的豪放奇丽而自谦,但仍愿借古桧的形象表达对古道的崇敬和对历史的思考。

收录诗词(20)

黄云(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家贫好学,文宗苏东坡,书法师黄山谷。弘治中以岁贡授瑞州训导。致仕卒,年七十二。有《丹岩集》,中多与沈周、文徵明等往来题咏之作

  • 字:应龙
  • 号:丹岩
  • 籍贯:明苏州府昆山

相关古诗词

林先生官舍新成

燕雀纷来贺落成,成行花竹表官清。

邻家或过墙头酒,山木频啼谷口莺。

雨涨碧溪春浪细,日斜青壁晚霞明。

一醒一醉胡然异,怀抱寻常得尽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再次韵

济时勋业已无成,堆案图书境界清。

黄落素秋归社燕,绿阴朱夏语流莺。

宦情自向衰年薄,山色还同故国明。

混迹渔樵真吏隐,日携吴酒对君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吴江王氏月湖

水云千顷浩无边,萧爽微芃扫翳烟。

海底鱼龙还出没,夜深河汉亦澄鲜。

倒披宫锦淋漓醉,快展湘云放浪眠。

逸兴遄飞鸥梦远,流光孤洁照沉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雨中书事

病里仍愁四十过,学书学剑两蹉跎。

白翻野饭炊粳稻,绿染秋衣制芰荷。

远道西风吹客鬓,空江暮雨湿渔蓑。

村醪急办青钱买,儿女灯前且笑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