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重屋祗承敬勿休,前星主鬯贰凝旒。
度筵九尺陈黄目,助祭诸王未白头。
精意已知通烈祖,仪文元不减圜丘。
两阶屡舞苗民格,何况金穰岁有秋。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志道的作品,名为《和半庵庆成诗韵》。从诗中可以看出,这是一首颂扬古代圣明君主与祭祀活动的诗篇。
"重屋祗承敬勿休" 这一句表达了对先祖功德的尊崇之情,"重屋"指的是祖庙或宗庙,"祗承"即继承,表示后人对于前代君主的敬仰不减。"前星主鬯贰凝旒" 中的"前星"通常指代天子,即皇帝,"主鬯贰凝旒"则形容其威仪庄严。
"度筵九尺陈黄目" 这一句描绘的是祭祀场景,"度筵"可能是指祭坛的高度,"九尺"象征着尊贵和完美。"助祭诸王未白头" 表示诗人参与了对先王的祭奠活动,即便年事已高,也仍然保持着对先人的敬意。
"精意已知通烈祖" 一句表明诗人内心之所思已经与古代圣主相通,"仪文元不减圜丘" 则指的是祭祀的礼节和古时一样庄重,没有任何削减。
最后两句 "两阶屡舞苗民格,何况金穰岁有秋" 描述了诗人对于农业丰收的期待与祝愿。这里的"两阶"可能是指宫殿中的台阶,"屡舞"则意味着频繁举行的舞蹈仪式来庆祝丰年。"苗民格"即指农民之类的人群,"何况金穰岁有秋" 则是在说如果连金库都富足了,更不用说每年的秋天都会有收获。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古代礼制的追忆和对丰收的期望,展现了一种尊崇传统与期待社会安宁繁荣的情怀。
不详
化瑟初更世道清,宗臣只合在朝廷。
谋猷况已弥台衮,姓字尤当列御屏。
不向红云鸣玉佩,却随丹旐引刍灵。
象贤喜有金闺彦,全似先生旧典刑。
东南王气萃钱塘,襟带江湖国势强。
万顷烟波流德泽,四时弦管乐丰穰。
帆归别浦鱼盐聚,雨过平堤草木香。
欲赋上林才不逮,举头三祝寿无疆。
场屋辛勤债未偿,又随宦辙到河阳。
米无五斗腰徒折,醋有三升鼻惯尝。
屡典朝衣赒过客,时沽坊酒涤愁肠。
此心对越知无愧,午夜炉香乞岁穰。
古木夹幽径,森严夏禹祠。
阴云护陵寝,遗庙锁蛟螭。
窆石今犹在,梅梁事亦奇。
道人情意厚,邀我读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