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年少毋庸毁洛阳,才高虑远策深长。
如何宣室成虚问,才傅长沙又傅梁。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徐钧对中国历史人物贾谊的评价和感慨。贾谊年轻时才华横溢,见解深远,但诗中提到他虽有才情,却未能在宣室得到充分施展,即汉文帝未采纳他的许多重要建议。随后,他被任命为长沙王太傅,又转任梁国太傅,似乎并未得到应有的重用。诗人通过这两句表达了对贾谊才能未被充分利用的惋惜,同时也暗示了历史上人才的际遇往往与时代和个人命运紧密相连。贾谊的经历反映了古代士人对于仕途起伏的无奈和对才能被忽视的感慨。
不详
身佩安危三十年,谗锋虽中节弥坚。
古今多少功名在,谁得如公五福全。
安边治郡蔼仁风,竹马欢呼迎送中。
恺悌真为民父母,怀恩何处不儿童。
国主张罗网异材,一言隗始自为媒。
他年能下齐城者,知自千金市骨来。
博学多闻世所宗,推占小术验奇功。
人生祸福既前定,犹撰青囊启后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