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文刚求蟹

遥知涟水蟹,九月已经霜。

筐实黄金重,螯肥白玉香。

尘埃离故国,诗酒寄他乡。

苦乏西来使,何缘至洛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翻译

远方已知涟水的螃蟹,九月时分已结起寒霜。
满筐的蟹黄沉甸甸,大钳子肥美如白玉,香气扑鼻。
身在尘土飞扬的异国他乡,只能借诗酒寄托思乡之情。
遗憾的是没有来自西方的使者,何时才能将这美味带到洛阳呢?

注释

涟水:地名,指江苏涟水县,这里代指家乡。
霜:指秋季的寒霜,象征着季节变化和思乡之情。
筐实:装满的篮子,形容丰收或丰富。
黄金重:比喻蟹黄的珍贵和丰盛。
西来使:从西方来的使者,这里可能暗指信使或者友人。
洛阳:古都,这里代指诗人的故乡或期望回归的地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远在异乡,对家国的思念之情。开篇两句“遥知涟水蟹,九月已经霜”通过对蟹(一种食用动物)的了解和时节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遥远家乡的记挂。

接着,“筐实黄金重,螯肥白玉香”则是对蟹丰盛情形的描绘,其中“筐实黄金重”暗示物资的丰富和珍贵,而“螯肥白玉香”则形容蟹的美味。

“尘埃离故国,诗酒寄他乡”一句,诗人表达了自己流落异乡的苦涩心情,以诗与酒来慰藉自己孤独漂泊的情怀。

最后两句,“苦乏西来使,何缘至洛阳”则是诗人对远道而来的艰辛和到达洛阳城的迷惑之情表达。这里的“西来使”可能指的是诗人自己,或是他人的使者,而“何缘至洛阳”则透露出一种命运的安排和无奈。

整首诗通过对蟹的描述,寄托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以及对远离故土生活的孤独感受。

收录诗词(2256)

张耒(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时期大臣、文学家,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列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

  • 字:文潜
  • 号:柯山
  • 籍贯: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
  • 生卒年:1054—1114年

相关古诗词

寄陈鼎

懒著青衫沉醉眠,近来沽酒困无钱。

常忧送乏邻僧米,何啻寒无坐客毡。

直道漫凭詹尹卜,浮生已付祖师禅。

祇应居士无醒日,知有渊明种秫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寄陈履常二首(其二)

故人犹念我,一笑向何人。

老去唯佛祖,州闲如隐沦。

残年河朔雪,近腊水乡春。

何日相逢笑,天边白发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寄陈履常二首(其一)

近闻彭泽令,旅饭寄招提。

杜老不厌赋,韦郎犹愧妻。

得州惭牧养,怀友负招携。

祇学新诗好,高吟独醉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寄荣子雍三首(其三)

家家新酒滴新醅,残岁峥嵘春欲回。

霜野寂无新到雁,雪林寒有欲开梅。

关河路永双横辙,天地身閒一举杯。

酬答风光千点泪,怯将愁眼更登台。

形式: 古风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