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诗(其三)

发挥道德乃成文,枝叶何曾离本根。

末俗竞工繁缛体,千秋精意与谁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鉴赏

此诗《谈诗(其三)》由明代文学家方孝孺所作,深刻揭示了诗歌创作与道德修养之间的内在联系。诗中以“发挥道德乃成文”开篇,强调了道德在诗歌创作中的核心地位,认为真正的佳作必然是植根于高尚品德之上的产物,正如树木的枝叶离不开其根本一样。

接着,“枝叶何曾离本根”一句,进一步深化了这一观点,形象地比喻出道德与诗歌创作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无论作品如何繁复华丽,其根基始终在于道德的滋养。

后两句“末俗竞工繁缛体,千秋精意与谁论”,则对当时社会风气进行了批判。末俗指的是一些浮夸、追求形式而忽视内涵的社会现象,诗人指出,在这种风气下,人们热衷于制造复杂、繁复的作品,却忽略了作品深层的精妙之意。这不仅是对当时文坛的一种讽刺,也是对后世的一种警示,提醒人们在追求艺术表达的同时,不应忘记作品所承载的精神价值和道德意义。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反问,表达了作者对于诗歌创作应注重内涵、弘扬正气的强烈主张,以及对当时文风的担忧和批评。方孝孺以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敏锐的社会洞察力,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收录诗词(408)

方孝孺(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希古,曾以“逊志”名其书斋,因其故里旧属缑城里,故称“缑城先生”;又因在汉中府任教授时,蜀献王赐名其读书处为“正学”,亦称“正学先生”,明朝大臣、学者、文学家、散文家、思想家。后因拒绝为发动“靖难之役”的燕王朱棣草拟即位诏书,被朱棣杀害。南明福王时追谥“文正”

  • 字:希直
  • 号:逊志
  • 籍贯:宁海
  • 生卒年:1357—1402年7月25日

相关古诗词

谈诗(其五)

万古乾坤此道存,前无端绪后无垠。

手操北斗调元气,散作桑麻雨露恩。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览陈先生见和诸诗戏题

孔璋挥翰檄曹公,烈日秋霜格力雄。

白发云孙千载后,新诗尚可愈头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道者扇

竞利争名不暂休,纷纷尽逐水东流。

道人心事如松柏,阅尽寻常草木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题山水隐者

栋宇参差逼翠微,路通犹恐世人知。

等闲识得东风面,卧看白云初起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