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程可中的《上谷秋日杂书四首(其二)》描绘了一幅深秋时节的边塞景象。首句"南山冲道厄"暗示了道路艰难,可能暗示着战乱或自然环境的险恶。"井邑萧疏树影遮"进一步渲染了荒凉的氛围,稀疏的房屋被树影笼罩,显得人烟稀少。
"桥断浑河争倚石"描绘了浑河上的桥梁断裂,河水冲击着残存的石块,显示出战争或自然灾害后的破败。"地留故苑失飞花"则借故苑的凋零,表达了对往昔繁华的怀念和今时的落寞。
"高排虎落凌云险"描绘了山势险峻,如同猛虎下山,而"强挽乌号却月斜"则以乌鸦的叫声和月亮的倾斜,烘托出边塞夜晚的凄凉与孤独。诗人通过这些意象,传达出从军生活的艰辛和远离家乡的哀愁。
最后两句"谁谓从军无苦乐,翻令征士不思家"直抒胸臆,表达出尽管军旅生活充满困苦,但战士们仍然坚守岗位,不愿因苦而忘记家国之情。这体现了古代军人的坚韧和忠诚。整首诗以景寓情,情感深沉,展现了明代理想化的边塞诗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