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南禅院壁二首(其二)

秋林落叶已斑斑,秋日当庭尚掩关。

扫榻昼眠听鸟语,可怜身世此时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翻译

秋天的树林中落叶已经零落不齐,秋日里庭院里依然紧闭着门扉。
白天清扫床榻,白天小憩,聆听鸟儿的鸣叫,此时我的身世真是清闲无比。

注释

秋林:秋季的树林。
落叶:飘落的树叶。
斑斑:零落不齐的样子。
秋日:秋季的一天。
当庭:在庭院中。
尚:仍然。
掩关:关闭门户。
扫榻:清扫床榻。
昼眠:白天小憩。
鸟语:鸟儿的叫声。
可怜:此处表示感慨,可译为‘真是’或‘可惜’。
身世:个人的经历和遭遇。
閒:清闲。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张耒的作品,名为《题南禅院壁二首(其二)》。从这短暂的四句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秋天景象的细腻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深刻表达。

“秋林落叶已斑斑”,诗人以“斑斑”来形容树叶纷飞的场景,既生动又传神。这里的“斑斑”不仅指落叶遍地,还暗示了一种分散、零乱之感,表现了秋天自然界生机减退的情景。

接着,“秋日当庭尚掩关”,诗人描绘出一个安静的场景。这里的“当庭”意味着阳光直射,形成了温暖而又宁静的氛围。而“尚掩关”则表明这是一种选择性的隔绝,是一种对外界喧嚣的拒绝,也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种保护和封闭。

第三句“扫榻昼眠听鸟语”,诗人通过“扫榻”描绘了一个清洁整齐的室内空间,“昼眠”则透露出一种悠闲自得的情态。这里的“昼”字用得甚是精妙,它不仅指代白天,还强调了一种日间的休憩,与夜晚的忙碌形成对比。而“听鸟语”则让人感受到自然界的声音在诗人的生活中占据了重要位置,是一种宁静与和谐的体验。

最后一句,“可怜身世此时閒”,诗人表达了一种对于自己处境的慨叹。这里的“可怜”并非悲伤,而是一种自我安慰,承认了自己的闲适生活。而“身世”则包含着对个人生命和时代背景的感悟。“此时閒”则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种写照,是一种超脱尘俗、享受当下的心境。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秋天景象的描绘,以及诗人日常生活片段的展示,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界和个人生活的深刻感悟。它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颂,也是对内心宁静世界的一种表达。

收录诗词(2256)

张耒(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时期大臣、文学家,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列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

  • 字:文潜
  • 号:柯山
  • 籍贯: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
  • 生卒年:1054—1114年

相关古诗词

题南禅院壁二首(其一)

乞食高僧午未归,秋庭落叶日晖晖。

萧条古寺松阴下,檐铎风中乳鸽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题宣州后堂壁四首(其四)

流落天涯一病身,簿书丛里费精神。

殷勤照水窥华发,黄鸟声中又一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题宣州后堂壁四首(其三)

翠树阴阴晚雨回,江山清润绝纤埃。

军厨煮酒香初熟,更钓溪鱼斫鲙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题宣州后堂壁四首(其二)

我欲留春情不浅,青春别我苦无情。

敬亭山下红千树,日日南风绿满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