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晚过扬子江》由明代诗人薛穰所作,描绘了诗人乘舟于傍晚时分经过扬子江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江面的壮丽景色与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
首联“舟移京口暮潮生,枫叶芦花动客情”,开篇即以动态的画面展现,舟行于江上,夕阳西下,潮水渐涨,枫叶与芦花在微风中轻轻摇曳,这一切都触动了旅人的思绪,营造出一种既宁静又略带忧伤的氛围。
颔联“千嶂雨收群鸟下,一江风纵片帆轻”,进一步描绘了江面上的自然景象。雨后的山峦显得更加翠绿,群鸟在清新的空气中自由飞翔;江面上,轻风徐来,片片白帆随波逐流,展现出一幅和谐而生动的画卷。
颈联“中流树隐金山寺,隔岸云连铁瓮城”,诗人视线转向远方,金山寺隐藏在江心的树木之中,与对岸的铁瓮城相连的云雾,构成了一种神秘而又壮阔的景象,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和空间感。
尾联“东望乡园倍惆怅,谁家砧杵乱秋声”,诗人将目光转向东方,思念之情油然而生,家乡的景象在心中浮现,引发了深深的思乡之愁。同时,远处传来捣衣声,与秋日的寂静形成对比,更添了几分凄凉与哀愁。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情感的巧妙融入,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深沉的情感世界,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