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醉花阴·清明》由清代诗人庄盘珠所作,描绘了清明时节的凄美景象与淡淡的哀愁。
“多少亭台春不住。” 开篇即以“亭台”为引,暗示春天的美景虽好,却留不住时光的流逝,透露出一种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
“渐落花飞絮。” 花瓣飘落,柳絮飞扬,春日的景色渐渐消散,预示着季节的更迭与生命的轮回。
“梦断又饧箫,杨柳门前,几点清明雨。” 梦境被打破,笛声响起,杨柳依依,清明时节的细雨点点,营造出一种既宁静又略带哀愁的氛围,仿佛在诉说着离别与思念。
“黏天芳草遮天树。” 芳草连天,树木高耸,两者相互遮掩,构成了一幅辽阔而深邃的画面,象征着生命的绵延与自然界的壮丽。
“不碍云归去。” 云彩自由地飘散,不受任何阻碍,象征着心灵的解放与追求自由的精神。
“燕子怕黄昏,风冷烟浓,已似残秋路。” 燕子在黄昏时分显得有些畏惧,因为此时的风冷、烟浓,仿佛预示着秋天的到来,暗示着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清明时节特有的景象与情感,既有对自然美的赞叹,也有对生命流逝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的忧虑与期待,充满了浓郁的诗意与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