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明景帝废陵》由清代诗人李天馥所作,通过对明朝景帝陵寝的描绘,展现了历史的沧桑与变迁。
诗开篇即以“张段走灵帝,程鱼奔代宗”两句,以拟人化的手法,将历史人物的命运与王朝兴衰联系起来,暗示了历史的不可逆转和人事的无常。接下来,“丧乱有其渐,式微丁数穷”,点明了历史的衰败趋势,预示着王朝即将走向终结。
“总无全盛时,一旦婴悯凶”两句,表达了对过去辉煌时期的怀念,同时也对即将到来的灾难表示担忧。接着,诗人通过“异哉王阉奴,挟帝出居庸”描述了权臣的专横跋扈,以及他们如何利用皇帝,导致国家动荡不安。
“土木试一掷,举国纷相从。亲征竟蒙尘,身殉观军容”四句,描绘了国家在权臣操纵下的混乱局面,以及皇帝最终的悲剧命运。诗人通过这些描述,表达了对权力滥用和政治腐败的批判。
“尔时微郕王,谁为奠寰中?”一句,提出了疑问,表达了对当时局势的忧虑,以及对未来的不确定感。接下来,“八载修战守,庙社安钟镛。虏心绝要求,塞外归重瞳”四句,描述了在微郕王统治下,国家虽然经历了长期的战争,但最终实现了和平与稳定,北方边疆也得到了安宁。
“嗟嗟夺门徒,甘心为首戎。复辟亦天意,群小冒奇功”四句,揭示了宫廷政变的残酷现实,以及小人为了自己的私利而牺牲大局的悲剧。最后,“忠良既诛锄,谥戾良非公。窀穸荒山麓,大礼靳树封。悠悠二百年,坏道馀乔松。皇仁念前朝,慨焉怆宸衷。置守禁樵采,魄毅安幽宫。傍陵三十户,户户野花红。隧道寒潭静,缭垣芳草空。独恨魏珰坟,东西峙巃嵷。”诗人通过这些描述,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同情,以及对权力斗争后遗症的反思。同时,也体现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历史遗迹的感慨。
整首诗以深沉的历史感和丰富的象征意义,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洞察和对人性弱点的深刻剖析,是一首具有高度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