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莘野乐尧舜,谷口岂真卿。
自是不可掩,区区非近名。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的高洁情操和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开篇“莘野乐尧舜,谷口岂真卿”两句,借古圣贤尧、舜在民间的美好形象,以及“谷口”这种隐逸之地,表达诗人对理想境界的向往。这里的“莘野”和“谷口”,都是寄寓了诗人对于田园生活或隐居山林的憧憬。
接着,“自是不可掩,区区非近名”两句,则透露出诗人对于个人修养和品格的坚持。他认为这种超然物外的品质,是不可以被世俗视角所掩盖的,同时也并非为了追求近乎权贵或功名的虚名。
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淡远,通过对古人的引用和自然景观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于高尚情操的追求,以及对个人内在修养的重视。这也反映出宋代文人对于个人精神世界的探索和追求。
不详
卒于宁宗庆元四年,年七十七岁。端庄自重。年四十,即弃科举。好治易,尤留意通鉴。教人循循善诱,常聚族百人,昕夕击鼓,聚众致礼享堂,不以寒暑废。吕著有《澹轩集》十五卷,《国史经籍志》传于世
乍脱惊涛恐,犹为曲木看。
昔人憎胜母,吾亦畏长滩。
夜凉溪月等閒斜,半折寒芦委雪花。
一叶与君从此逝,松江烟雨著浮家。
阿坚狼狈伏狸奔,岂是长江解有神。
犹忆当年南伐语,会知正朔不归人。
颠风恶浪雨喧豗,往事愁中一笑咍。
江上有人来吃酒,故应虎子是琼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