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执戟多年倦客,步兵累岁閒身。
草玄独俟知己,眼白相看世人。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长期担任武官却心生厌倦的人物,他感到疲倦于多年的征战生活,希望能从忙碌的步兵生涯中抽身,过上闲适的日子。诗人选择独自研读深奥的学问("草玄"),期待能遇到真正理解自己的知音。他对世人的看法有些冷淡,用"眼白相看"形容对世俗眼光的漠视,流露出一种超然或孤高的态度。
整首诗通过个人经历和心境的刻画,展现了作者对于仕途厌倦和追求内心宁静的渴望,以及对人与人之间理解和共鸣的向往。这种情感表达和生活态度,具有一定的隐逸文化和士大夫精神的烙印,是明代文人士大夫在社会变迁中的自我写照。
不详
又号正夫、玉溪。为南明大臣,历任南明文渊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相当宰相)兼吏部尚书、兵部尚书,率军转战闽粤滇黔抗清,于顺治十八年(1661年)在广西桂林为清将韦永福所俘,翌年殉国。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追谥忠节
何须问众清浊,且自观心逸劳。
在我应从古制,于人合让时豪。
屈指粤东名丛,曲江南海瑶山。
斯文未丧今日,后死谁人可班?
一往深情诵读,半生乐事诗书。
承明著作还彼,百代风骚待予。
十载游心抱白云,醉翁亭记醒中文。
分明庆历当时事,五百年馀独付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