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杨基的《方氏园居七首(其六)》描绘了一位隐士在田园中的生活情景。首句“由来种瓜地”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和选择,暗示了主人公的朴实与勤劳。次句“随处即青门”则借古时长安城东门的典故,寓言此处虽非繁华都邑,却也自有一份宁静与田园之美。
“习俗羞营利,甘贫耻受恩”体现了主人公淡泊名利的性格,他以种瓜为生,宁愿清贫也不愿追求世俗的财富和他人的恩惠,表现出高尚的道德情操。接下来两句“挂蓑秋树湿,濯足晚溪浑”,通过描绘日常生活的细节,如秋雨后湿漉漉的蓑衣和傍晚清洗双脚的溪水,展现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闲适生活。
最后两句“欲访龆年友,漂零只自存”表达了诗人对儿时朋友的怀念,以及自己孤独漂泊的状态,流露出淡淡的孤寂和对往昔友情的追忆。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田园生活为背景,刻画了一个坚守清贫、独立人格的隐士形象,富有哲理和情感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