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戚继光所作的《秋日送别协守李副将军及吴参戎于滦水上》。诗中描绘了秋天送别的情景,充满了离愁别绪和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首联“半百风尘暂息居,伤心相对各踌躇”,以“半百”点明诗人年岁已高,历经世事沧桑,如今暂时放下尘世纷扰,与友人相对而坐,心中满是伤感和犹豫。这里运用了“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经历的反思,同时也暗含着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和担忧。
颔联“当时未信塞翁智,千古徒传蜀相疏”,借用历史典故,表达了对过去未能理解智者之言的遗憾,以及对历史人物诸葛亮(蜀相)被误解的同情。这里通过对比,强调了对友情和智慧的珍视,以及对历史公正性的渴望。
颈联“红叶无边云外树,青蝇不尽箧中书”,描绘了一幅秋日送别的画面:红叶飘落,云外的树木仿佛延伸到天边;而友人的书籍堆积如山,难以尽数。这两句既是对自然景色的描写,也是对友情深厚、知识丰富的象征,暗示了送别之际的不舍之情。
尾联“秦关越水同天地,常把殷勤付雁鱼”,以“秦关越水”比喻送别之地,与天地相连,象征着友情的广阔和深远。同时,“殷勤付雁鱼”则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关怀和思念,希望借助鸿雁传递这份情意,即使相隔千里,也能感受到彼此的心意相通。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通过对送别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具有浓郁的人文情怀和历史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