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先墓作六首(其四)

峰西频倚杖,一上一徘徊。

筋力今如此,馀生能几来。

彼苍诚有感,积雨喜全开。

十日松间坐,涛声总是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高远望的情景,表达了对生命的感慨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首句“峰西频倚杖,一上一徘徊”,描绘了诗人站在山峰之西,多次扶着拐杖攀登,每上一步都犹豫不决,似乎在思考着什么。这里通过动作的反复,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接着,“筋力今如此,馀生能几来”,诗人感叹自己的体力已大不如前,剩下的生命还能有多少时间。这种对衰老的无奈和对生命的珍惜之情,跃然纸上。

“彼苍诚有感,积雨喜全开”两句,诗人似乎在与天对话,表达了一种对命运的感慨。尽管经历了长时间的雨水,但最终还是迎来了晴朗的天气,这让他感到欣喜。这里暗含了对生活困境终将过去,美好时光总会到来的期待。

最后,“十日松间坐,涛声总是哀”,诗人独自坐在松林中,听着涛声,心中充满了哀愁。这里的“涛声”可能象征着生活的波折和困难,而“总是哀”则表达了诗人面对这些困难时的无力和悲伤。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登山过程的描绘,以及对生命、自然和命运的思考,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世界和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收录诗词(1900)

陈恭尹(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号半峰,晚号独漉子,又号罗浮布衣,汉族。著名抗清志士陈邦彦之子。清初诗人,与屈大均、梁佩兰同称岭南三大家。又工书法,时称清初广东第一隶书高手。有《独漉堂全集》,诗文各15卷,词1卷

  • 字:元孝
  • 籍贯:广东顺德县(今佛山顺德区)龙山乡
  • 生卒年:1631 ~1700

相关古诗词

修先墓作六首(其五)

固安唯至愿,尺寸自经营。

墓是无穷事,人兼不朽名。

发祥如有本,凭吊所从生。

虽乏青囊术,滕公自得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修先墓作六首(其六)

万山青不极,旷绝此登临。

大化自通塞,吾人为古今。

风摇千亩绿,云散一溪阴。

转盼皆陈迹,弥伤志士心。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白鸠

奇毛远致自南交,异物何须论九苞。

霁后有声来屋角,月中无影立梅梢。

曾为汤瑞同丹鸟,不入周诗乱鹊巢。

宿世鹰扬心尚在,白旄黄发未全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肴]韵

赠程立方国学

君家职方吾老友,其人爱士不离口。

往时寄我都下书,君名每见新篇后。

十四年来宿草生,而君为客五羊城。

三四过我始一值,长身赤面神尤清。

卞和几刖连城璧,杜甫方为老宾客。

日观东寻泰岳碑,天津西笑长安酒。

徘徊岭外再经秋,车马因人遍十州。

海天万里豁心眼,珊瑚火齐资冥搜。

新诗示我殊开爽,往帙虽多今更长。

只将妙笔写高深,不与时流为俯仰。

平生意气已心倾,况是山阳晚笛声。

如何咫尺仍千里,不及东风共听莺。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