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殿

鸟去云飞意不通,夜坛斜月转松风。

君主寂虑无消息,却就闲人觅巨公。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翻译

鸟儿飞走,云朵飘散,心意无法传达
夜晚的坛庙旁,斜月映照着松林间的风声

注释

鸟去:鸟儿飞离。
云飞:云朵飘动。
意不通:心意无法表达。
夜坛:夜晚的庙宇。
斜月:倾斜的月亮。
转松风:松林间风声回荡。
君主:帝王或统治者。
寂虑:寂静深思。
无消息:没有消息。
闲人:闲散之人。
觅巨公:寻找重要人物。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孤独和隔绝的氛围,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来表达君主与臣民之间沟通不畅的情形。"鸟去云飞意不通"两句,以生动的画面展示了天地间的隔阂,鸟儿随云飞翔,但却无法传递心中的意念,这既可以理解为自然界的隔绝,也暗示着君臣之间情感和信息的不连贯。

"夜坛斜月转松风"则更增添了一种静谧而又带有一丝悲凉的情调,夜深人静之时,仅有斜月照耀,伴随的是阵阵松风,这景象不仅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也让人感受到一股难以言说的孤独和寂寞。

"君主寂虑无消息"直接指出了这份隔绝来自于君主对臣民的关怀和了解不足,君主的心思深不可测,就像夜空中的斜月一样难以捉摸,而这种状况又让人感到一种无从寻觅的困惑。

最后,"却就闲人觅巨公"则表达了诗人对这份隔阂的一种无奈和求索,尽管如此,还是要去寻找那些隐逸之士,因为他们往往拥有更为深远的智慧和洞察力,可以解开心中的困惑。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作者对于君臣关系、人际沟通以及个人内心世界复杂情感的深刻体悟。

收录诗词(158)

唐彦谦(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咸通末年上京考试,结果十余年不中,一说咸通二年(861)中进士。乾符末年,兵乱,避地汉南。中和中期,王重荣镇守河中,聘为从事,累迁节度副使,晋、绛二州刺史。光启三年(887),王重荣因兵变遇害,他被责贬汉中掾曹。杨守亮镇守兴元(今陕西省汉中市)时,担任判官。官至兴元(今陕西省汉中市)节度副使、阆州(今四川省阆中市)、壁州(今四川省通江县)刺史。晚年隐居鹿门山,专事著述。昭宗景福二年(893)卒于汉中

  • 号:鹿门先生
  • 籍贯:并州晋阳(今山西省太原市)
  • 生卒年:?~893

相关古诗词

仲山

千载遗踪寄薜萝,沛中乡里旧山河。

长陵亦是闲丘陇,异日谁知与仲多。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曲江春望

杏艳桃光夺晚霞,乐游无庙有年华。

汉朝冠盖皆陵墓,十里宜春汉苑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竹风

竹映风窗数阵斜,旅人愁坐思无涯。

夜来留得江湖梦,全为乾声似荻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严子陵

严陵情性是真狂,抵触三公傲帝王。

不怕旧交嗔僭越,唤他侯霸作君房。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