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蔡汝楠所作的《奉和皇甫百泉玄武湖供事》,通过对玄武湖的描绘,展现了供奉仪式的庄重与文化内涵。首联“澄湖上,高斋拟石渠”以澄澈的湖水和仿照石渠的高斋,营造出清雅的环境。接着,“九州分职贡,万户入图书”寓言国家的秩序与知识的汇集,体现了供奉活动的神圣与文化意义。
“常侍传符后,郎官对草余”两句,通过常侍传递符节和郎官处理文书的场景,展现官员们的职责与敬虔。而后,“绨缃随处满,人吏此中疏”描述了文献资料的丰富,以及人们在阅读中的专注与疏离尘世。
“积水神龙泽,青莲太一居”运用象征手法,将玄武湖比作神龙之泽和道教中的太一居所,增添了神秘与崇高的色彩。接下来的“鸟啼喧静院,云暖护幽墟”则通过自然景象,烘托出供奉之地的宁静与祥和。
结尾“式重思周典,先收忆汉初”表达了对古代典章制度的尊重和对汉初盛世的追忆,体现出诗人对传统文化的重视。最后,“不知供事日,仰止意何如”以问句收尾,流露出诗人对供奉仪式的敬畏与期待。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玄武湖供事为背景,寓言深沉,意境优美,展现了诗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情感和对历史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