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人传此日是清明,细雨连天倍怆情。
乱后江山无霁色,愁来风树尽悲声。
伤心跋涉长为客,极目萧条何处行?
独在高楼频洒泪,瞿塘水退已称平。
这首诗描绘了清明时节,细雨绵绵,增添哀伤之情的景象。诗人通过“乱后江山无霁色,愁来风树尽悲声”这两句,展现了战乱之后江山的荒凉与愁绪弥漫的氛围。接着,“伤心跋涉长为客,极目萧条何处行?”表达了诗人长期漂泊在外,面对满目萧条之景时内心的痛苦和迷茫。最后,“独在高楼频洒泪,瞿塘水退已称平。”一句,以独自在高楼上流泪的形象,以及对瞿塘水位下降的描述,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孤独与感慨。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深沉,通过对清明时节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反映了诗人复杂的心境和对战乱后社会变迁的深切忧虑。
不详
帝子当年此胜游,洞萧吹破古今愁。
崔巍楼阁丹霞起,潋滟池塘碧练流。
谡谡松风长入画,瀼瀼葭露已惊秋。
百年兴废寻常事,却惹伤心易白头!
江行惟见白鸥飞,葭已苍苍露未稀。
秋水连天千里去,暮帆载月一人归。
波光皛皛迷沙岸,石碛重重过钓矶。
不待猿啼三峡夜,伤心自有泪沾衣。
客路萧条倍黯然,双垂别泪楚江边。
家园归去三千里,京国曾游十二年。
狮子岩前山似画,美人峰下水如烟。
欲知两地相思处,长在秋风明月前。
昭君溪入汉江流,香气团成绿水洲。
国色倾城怜薄命,寒光积雪起离忧。
夕阳晚映妆台柳,旭日晴蒸塞上楼。
深夜月明环佩动,魂归青草弄珠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