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万死奔波落一生,飘零淮海命何轻。
近来学得赵清献,叫苦时时数十声。
此诗描绘了诗人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和对抗争精神的赞美。"万死奔波落一生"表达了生命在不断的努力与挫折中度过,尽管如此,仍旧难逃宿命的安排。这句话强调了生命的脆弱和人生的无常。
"飘零淮海命何轻"则是对前述感慨的深化,"飘零"意指漂泊不定,"淮海"在此处象征着广阔而又迷茫的人生旅途。整句话通过比喻手法,强调了生命的轻佑和命运的不可预测。
接下来的两句"近来学得赵清献,叫苦时时数十声"显示出诗人在精神上追随古代忠义之士赵云的高尚品格。"赵清献"指的是三国时期蜀汉名将赵云,以勇猛和忠诚著称。诗人通过学习赵云的精神,在困境中也不忘发声抗争,表达了对正义的执着追求。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无常的深刻感悟,更表现出在逆境中的坚韧不拔和对英雄气节的向往。
不详
又字宋瑞,自号文山。汉族,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县)人,南宋末大臣,文学家,民族英雄。宝祐四年(1256年)进士,官到右丞相兼枢密使。被派往元军的军营中谈判,被扣留。后脱险经高邮嵇庄到泰县塘湾,由南通南归,坚持抗元。祥兴元年(1278年)兵败被张弘范俘虏,在狱中坚持斗争三年多,后在柴市从容就义。著有《过零丁洋》、《文山诗集》、《指南录》、《指南后录》、《正气歌》等作品
沙晚鹡鸰寒,风吹紫荆树。
忍泪独含情,江湖春欲暮。
不见江东弟,急难心炯然。
念君经世乱,卧病海云边。
痛愤寄所宣,四方服勇决。
壮士敛精魂,里巷犹呜咽。
南国卷云水,黄金倾有无。
蛟龙亦狼狈,反复乃须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