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僧人清远来访的情景,以及他在访友过程中的心境和生活状态。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僧人的清高淡泊、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
首句“前年浙僧来,稍稍闻去就。”点明了清远僧人前年从浙江而来,现在又要离开,透露出一种淡淡的离别感。接着,“持斧住越山,移幢入吴岫。”描述了清远僧人在越山居住,后来又移居到吴地的山中,展现了他的行踪不定、随缘而住的生活方式。
“高居既邻支,朗咏亦依昼。”写出了清远僧人高雅的居住环境和他白天吟诵诗歌的情景,表现了他生活的宁静与精神的丰富。最后,“应世自无心,麻衣澹如旧。”则表达了清远僧人面对世俗世界时,内心保持平静、不为所动的态度,即使穿着朴素的麻衣,也依然保持着内心的宁静与淡泊。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清远僧人生活细节的描绘,展现了他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境界,以及在自然与人文环境中寻找心灵寄托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