猗兰操

兰生幽谷兮晔晔其芳,贤人在野兮其道则光。

嗟兰之茂兮众草为伍,于乎贤人兮汝其予辅。

形式: 琴操

鉴赏

这首诗是明朝朱瞻基所作的《猗兰操》,以兰花为主题,寓言贤人隐居山谷的高尚品质。"兰生幽谷兮晔晔其芳"描绘了兰花在深谷中绽放出明亮的芬芳,象征着贤人的才华和美德。"贤人在野兮其道则光"进一步强调贤者虽处平凡,但其道德光辉依然照耀世间。"嗟兰之茂兮众草为伍"感叹兰花虽与众多杂草为伴,却以其出众的姿态脱颖而出。最后"于乎贤人兮汝其予辅"呼吁人们应当像对待兰花一样,给予贤者应有的支持和辅助,体现了对贤良品德的推崇和尊重。整体上,这首诗富有哲理,表达了对贤能者的敬仰和期待。

收录诗词(43)

朱瞻基(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即明宣宗(1425年-1435年),明朝第五位皇帝。明仁宗朱高炽长子,幼年就非常受祖父朱棣与父亲的喜爱与赏识。洪熙元年(1425年)即位。在位期间文有“三杨”、蹇义、夏原吉;武有英国公张辅,地方上又有像于谦、周忱这样的巡抚,一时人才济济,这使得当时政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与其父亲的统治加在一起虽短短十一年,但却被史学家们称之为“功绩堪比文景”,史称“仁宣之治”。宣德十年(1435年)驾崩,终年38岁,葬景陵。庙号宣宗,谥号宪天崇道英明神圣钦文昭武宽仁纯孝章皇帝

  • 生卒年:1398年-1435年1月31日

相关古诗词

草书歌

草书所自何所授,初变楷法为章奏。

当时作者最得名,崔瑗杜度张伯英。

三人真迹已罕见,后来继之有羲献。

笔端变化妙入神,逸态雄姿看劲健。

风惊电掣浮云飞,蛟龙奋跃猛虎驰。

汉晋草法千载师,张颠藏真亦绝奇。

一代精艺才数辈,遗墨千人万人爱。

固知顿挫出腕力,亦用飞动生神采。

古来篆籀今已讹,何况隶草讹愈多。

吾书岂必论工致,诚悬有言当默识。

形式: 古风

绿竹引赐都督孙忠

蓟门八月霜华浓,何时种竹能成丛。

凤城之阳禁苑东,琅玕万树凌青空。

光摇太液波心月,高出三山顶上松。

祥飙拂拂来天上,鸣金戛玉声玲珑。

蓬莱宫中日如年,高柯密叶霏云烟。

春阳挺秀百花表,秋月增辉仙桂边。

九夏繁阴覆灵囿,祥麟瑞鹤相周旋。

六花凝寒群卉老,清标转觉生光妍。

轩皇昔日初制律,截筒来自昆仑谷。

江心磻石桃竹枝,斩根剥皮夸紫玉。

何如蓬莱宫中竹,雨露偏多生意足。

盘根固节千万年,远胜猗猗淇水澳。

上林花木熙青春,灵芝瑞草争芳芬。

爱此苍苍太古色,竹边几度停游轮。

世云凤凰食竹实,又云凤凰栖竹枝。

凤笙九奏太平曲,凤兮凤兮今来仪,予将拭目而观之。

形式: 古风

太液池送黄淮辞政

天香早折仙桂枝,笔花五彩开凤池。

蓬莱之仙直奎壁,近侍九重天咫尺。

永乐圣人临御初,鞠躬稽首陈嘉谟。

仁宗监国文华殿,左右谋猷共群彦。

朕承大宝君万方,相与共理资贤良。

倾心写情任旧老,而卿引疾先还乡。

五历星霜复相见,霜须萧萧秋满面。

是时朝旭光升紫殿明,相对清言良慰情。

留之累月未尽意,归心又欲东南征。

太液清泠涵碧藻,杨柳芙蓉相映好。

凫鹥鸂鶒弄清波,紫雾红云拂琼岛。

芳肴在俎酒在壶,工歌《鹿鸣》续《白驹》。

君臣大义士所重,心虽庭阙身江湖。

雁荡峰高高不极,中有谢公旧游迹。

采芝斸苓可长年,应在天南忆天北。

形式: 古风

喜雪歌赐兵部尚书张本

天气肃肃当严冬,大地凛冽号朔风。

扶桑曜雪韬瞳鋋,屏翳一色浮鸿蒙。

斯须素景摇太空,霏花糁叶何茸丰。

六出巧自造化工,覆纩敷缟远近同。

缀琼贴瑶缘墙墉,轻盈宛转穿帘栊。

千门万户光玲珑,积平坎窞增丘封。

冻合沟渎流靡通,林沼幻出银芙蓉。

遂令松篁失青葱,翰飞蠕动寂敛踪。

万蘖之暇坐九重,岂不自足鲜与醲。

一念所重存瘝恫,荷戈披甲防虏戎。

况复怀此为冲冲,维时预兆年岁丰。

滋润麰麦消螟螽,腾欢溢喜畎亩农。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