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

只么西来坐面墙,更无一法付神光。

少林自有吹毛物,三十六峰如剑铓。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是金代诗人赵秉文所作,题为《少林》。诗中描绘了少林寺的庄严与神秘,以及其独特的武学精神。

“只么西来坐面墙,更无一法付神光。”这两句诗以一种超脱世俗的姿态,描述了少林僧人面对西来之法,却选择静坐于面墙之前,不轻易传授法门,仿佛在等待着某种特定的启示或机缘。这里的“神光”可能象征着智慧的光芒或内在的觉醒,强调了修行者内心的探索与领悟。

“少林自有吹毛物,三十六峰如剑铓。”后两句则转而赞美少林寺及其周边环境的壮丽与独特。"吹毛物"在这里比喻的是少林武术的高超技艺,能够如同锋利的剑一样,轻易地穿透事物,象征着少林武学的精湛与威力。而“三十六峰如剑铓”则是对少林寺所在山峰的生动描绘,将群山比作剑尖,既展现了山峰的险峻之美,也暗喻了少林武学的锐利与坚定。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形象的比喻和生动的描绘,不仅展现了少林寺的庄严与神秘,也传达了其深厚的武学精神和内在的哲学思考。

收录诗词(643)

赵秉文(金)

成就

不详

经历

书法家。磁州滏阳(今河北磁县)人。世宗大定二十五年进士,调安塞主簿。历平定州刺史,为政宽简。累拜礼部尚书。哀宗即位,改翰林学士,同修国史。历仕五朝,自奉如寒士,未尝一日废书。能诗文,诗歌多写自然景物,又工草书,所著有《闲闲老人滏水文集》

  • 字:周臣
  • 号:闲闲居士
  • 籍贯:晚年称闲闲老
  • 生卒年:1159~1232

相关古诗词

石楼

月约风期屡往还,水声山色石楼间。

大家也入香山去,那个心如白傅闲。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嵩山道中二首(其一)

为爱青山懒著鞭,吟诗时作鹤头偏。

蓦然得句惊飞鸟,扑簌岩花堕马前。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嵩山道中二首(其二)

屋头山色静无埃,竹里柴门水际开。

惊怪篱中犬迎吠,有人知自碧峰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题南城楼

楼上遥看郊外村,不须骑马坐平分。

人家应在青山外,时有归牛下白云。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