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清朝乾隆皇帝弘历所作的《欢喜园二首》之二。弘历是中国古代著名的诗人之一,他的作品多以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个人情感为主。
在这首诗中,弘历通过“佛诚忘物者,何以云慈悲”这一句,引出了对慈悲的理解与思考。他提出,真正的慈悲并非忽视世间万物,而是要理解万物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从而产生欢喜之心。这种欢喜,是对万物和谐共存状态的认可与欣赏。
接着,弘历将这种思想应用到自己的执政理念上:“我有临民责,其义应若斯。”他表明自己作为君主,面对治理百姓的责任,应当秉持着与万物共荣共存的理念,即“后乐切,先忧滋”。这意指在享受快乐的同时,更要时刻忧虑民生疾苦,确保民众的生活得到改善和幸福。
最后,“凭窗揽西成,欢喜暂在兹”表达了弘历在窗前眺望西边景象时,内心暂时获得的欢喜之情。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自己执政理念的实践与满足。
整首诗体现了弘历对自然、社会与人性深刻的理解与关怀,以及他在治理国家时追求的和谐与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