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涪江石鱼

何年天匠巧磨砻,巨尾横梁了莫穷。

不是江鱼时隐见,要知田稼岁凶丰。

四灵效瑞非臣力,一水安行属帝功。

职课农桑表勤惰,信传三十六鳞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鉴赏

这首宋代诗人何宪的《题涪江石鱼》,以涪江中的巨石鱼为题材,巧妙地融合了自然景观与人文寓意,展现出诗人对大自然奇观的赞叹以及对农业丰收的期盼。

首句“何年天匠巧磨砻”,开篇即以“天匠”之喻,赞美造物主的神奇技艺,将巨石鱼视为大自然精心雕琢的艺术品,赋予其超凡脱俗的美感。接着“巨尾横梁了莫穷”一句,描绘出巨石鱼庞大的身躯横跨江面,仿佛是连接天地的桥梁,引人遐想。

“不是江鱼时隐见,要知田稼岁凶丰”两句,通过对比江中真实的鱼类与巨石鱼的虚幻存在,表达了对农业丰收的渴望与期盼。在诗人看来,巨石鱼的存在象征着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美好愿景。

“四灵效瑞非臣力,一水安行属帝功”则进一步深化主题,将巨石鱼视作四灵之一(龙、凤、麟、龟)的化身,代表着吉祥与祥瑞,而非人力所能创造。同时,也强调了水系的稳定与安全,是帝王之功,体现了对自然力量与君王治理能力的双重敬畏。

最后,“职课农桑表勤惰,信传三十六鳞中”两句,以巨石鱼的鳞片数量象征其对农业生产的贡献,表明它不仅是一种自然奇观,更是农事活动的见证者和参与者,传达了勤劳与智慧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涪江石鱼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对农业丰收的向往以及对自然与人类和谐共处的思考,语言生动,寓意深远,是一首富有哲理与艺术价值的作品。

收录诗词(3)

何宪(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松峰庵即席示同年

才子连镳俯近坰,霜风散逐马蹄轻。

芳樽屡约同年会,要路行看异日情。

境僻却嫌丝管沸,坐阑转觉笑谈清。

松峰自此宣高价,不使慈恩独擅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句(其十五)

鶗鴂一声春事空。

形式:

句(其十六)

几回梦作花间蝶。

形式: 押[叶]韵

句(其二十一)

几回醉嚼春风骨。

形式: 押[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