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宜安城晨眺》由明代诗人石宝所作,通过对历史遗迹的描绘与感慨,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及事件的深思。
首联“千载宜安尚故墟,却秦存赵几踌躇”以“宜安”这一地名开篇,点出历史背景,描述了千年后仍能见到的故墟景象,暗含着对历史往事的追忆。接着,“却秦存赵几踌躇”一句,借战国时期赵国抵御秦国侵略的历史典故,表达了对历史转折点的思考与犹豫,隐含着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颔联“江山事往惟馀迹,颇牧功成可大书”进一步深化主题,将江山易主、人事更迭的沧桑巨变与历史功绩相联系,强调了历史人物在推动时代发展中的重要角色。其中,“颇牧”分别指战国时期的名将廉颇和赵奢,他们以卓越的军事才能保家卫国,其功绩值得后人铭记。
颈联“从散始怜苏季子,璧完空忆蔺相如”通过引用苏秦和蔺相如的故事,表达了对忠诚与智慧的赞美。苏秦是战国时期的策士,以其智谋帮助各国结盟;蔺相如则是赵国的大臣,以其机智勇敢保护了赵国的利益。这两句诗反映了诗人对历史中那些为国家、民族利益而奋斗的英雄人物的敬仰之情。
尾联“无人拊髀兴遐叹,羸马西风思有馀”则以一种略带悲凉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历史长河中英雄事迹逐渐被遗忘的画面。诗人感叹于时光流逝,英雄事迹终将随时间消逝,只有在偶尔的回忆中,人们还能感受到那份历史的厚重与情感的共鸣。最后,“羸马西风”这一意象,既描绘了历史的苍凉感,也寄托了诗人对过去辉煌岁月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深深思索。
综上所述,《宜安城晨眺》不仅是一首对历史遗迹的咏叹之作,更是诗人对历史人物及其贡献的深刻反思,以及对时间流逝、英雄事迹渐被遗忘的感慨。通过丰富的历史典故和生动的意象描绘,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历史情怀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