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荡舟南山的宁静景象。"荡艇入南山,晴湖净如拭"展现了湖光山色的清澈明亮。"系缆枯树根,寒烟生微白"则增添了几分秋意和神秘感。接下来,诗人漫步山间,欣赏到"方丈出松巅,亭亭高百尺"的壮观松树和亭台,感受到自然的雄伟与静谧。
在山中遇见老僧,诗人的心灵得到了洗涤,"尘缨顿若失"表达了内心的净化。老僧的佛法让诗人领悟到"说法水月心,妙香浮广泽"的禅意,仿佛置身于超脱尘世的境界。诗人坐在磐石上,"落花满空林,披云坐磐石",感受着自然的韵律,心灵得到了极大的慰藉。
最后,诗人感叹如果能常常如此,与大自然和佛法相伴,该是多么美好的事。"月出竟忘归,零露沾衣湿"以月夜的沉浸结束,流露出诗人对这种生活的深深向往。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南山的景色,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体验,富有禅意和生活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