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令字

勾芒发陈根,北斗转东柄。

众星各参差,威弧何时正。

好生虽圣心,明刑亦王政。

哲人慎谋始,斯焉获终庆。

徒言两阶舞,可以怀逆命。

不见三危山,万里窜枭獍。

世德异唐虞,民情好争竞。

那无跗扁医,而有膏肓病。

波涛地轴臲,虎豹天关夐。

雨露当春滋,风霜及秋劲。

谁能奉明主,顺天行号令。

形式: 古风 押[敬]韵

鉴赏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刘基所作的《得令字》,以"令"字为触发,探讨了自然时节变换与政治寓意。首句"勾芒发陈根,北斗转东柄"描绘了春天的到来和星辰运转,象征着新的开始和权力转移。接下来的诗句通过"众星各参差,威弧何时正"暗示了社会秩序的不稳定和期待公正的来临。

"好生虽圣心,明刑亦王政"表达了君主的仁慈与法治并重,强调了治理之道。"哲人慎谋始,斯焉获终庆"则倡导明智的决策和长远的规划,以求善始善终。然而,"徒言两阶舞,可以怀逆命"揭示了空谈误国,必须付诸行动。

"不见三危山,万里窜枭獍"暗指社会动荡,恶势力横行,与理想中的盛世形成对比。"世德异唐虞,民情好争竞"批评了现实世界的道德滑坡和人们争斗不止。诗人感慨"那无跗扁医,而有膏肓病",意味着社会弊病深重,如同病人已至膏肓。

"波涛地轴臲,虎豹天关夐"运用夸张手法,形容局势险恶,如地轴摇晃,天门高远。"雨露当春滋,风霜及秋劲"则寓言政策应如春风化雨,秋后严惩。最后,诗人呼唤"谁能奉明主,顺天行号令",期盼有贤能者遵循天意,推行公正。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自然景象为引,深入剖析了社会现实与理想政治的差距,表达了对清明政治的向往和对乱世的忧虑。

收录诗词(1585)

刘基(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谥曰文成,元末明初杰出的军事谋略家、政治家、文学家和思想家,明朝开国元勋,汉族,故时人称他刘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号文成,后人又称他刘文成、文成公。他以神机妙算、运筹帷幄著称于世。刘伯温是中国古代的一位传奇人物,至今在中国大陆、港澳台乃至东南亚、日韩等地仍有广泛深厚的民间影响力

  • 籍贯:浙江文成南田(原属青田)
  • 生卒年: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

相关古诗词

正月廿三日得台州黄元徽书有感(其一)

世乱网恢恢,斯人亦沦翳。

数奇当何如,穷途难为计。

盲风振乔木,硕果失其蒂。

虎豹落机槛,坐服舆皂制。

玄珠迷罔象,白日惨阴曀。

涉水水有蛟,入山山有彘。

弃马感须无,直道怀柳惠。

青冥无羽翼,悲来夜迢递。

形式: 古风 押[霁]韵

正月廿三日得台州黄元徽书有感(其二)

结交无疏戚,艰难见平生。

金石苟不渝,万里如两楹。

重山非云远,邈若辽与荆。

嬿婉岂不怀,蛇虺正骄狞。

手持故人书,心念故人情。

开书问故人,泪下如雨倾。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正月廿三日得台州黄元徽书有感(其三)

客从何乡来,遗我尺素书。

道路险且艰,故人情有馀。

妖气晦斗极,黄浊混龙鱼。

何荃不为莸,何麟不为貙。

殷勤故人心,炯若明月珠。

投之千丈泥,万古光不渝。

安得致阊阖,以照君王车。

形式: 古风

次韵和石末公春雨见寄

愁阴沴阳景,孟春犹苦寒。

腾云涌岩岫,落雪蔽江干。

街衢溢黄潦,井谷生狂澜。

误疑蛙黾窟,中有蛟龙蟠。

复忧扶乘日,坐为黄浊漫。

顾瞻望四郊,侧足不遑安。

却秦慕鲁连,存齐想田单。

玄发虽向改,壮心终靡殚。

小人务苟且,君子惭素餐。

高牙对多垒,肉食徒王官。

周纲虽云弛,一匡赖齐桓。

莫惊沟浍盈,雨息当自乾。

形式: 古风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