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卿师上人

区区京毂几经春,不退方能运法轮。

欲举筌蹄皆自达,纵罗寒暑岂吾辛。

大千虽纳宁多施,一切谁名得度人。

我已心中了无物,重烦师说究微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韩琦所作的《送卿师上人》。诗中表达了对佛法深邃的理解与对高僧的敬仰之情。

首联“区区京毂几经春,不退方能运法轮”以京城为背景,描绘了时间的流逝,暗示佛法修行的漫长过程。"不退"二字强调了持之以恒的重要性,只有不断前进,才能驾驭佛法的法轮,即掌握佛法的精髓。

颔联“欲举筌蹄皆自达,纵罗寒暑岂吾辛”进一步阐述了佛法的内在力量。"筌蹄"比喻修行的路径或方法,"自达"意味着通过内心的领悟和实践,自然达到目标,无需外力强求。"纵罗寒暑岂吾辛"则表明无论外界环境如何变化,内心的修行不应受外界影响,应保持坚定与从容。

颈联“大千虽纳宁多施,一切谁名得度人”体现了佛教中的慈悲与普渡众生的理念。"大千"代表广阔的世界,"宁多施"意指即使付出再多,也愿意帮助他人,"得度人"则是指引导众生脱离苦海。此联强调了佛法的广泛性和普世价值。

尾联“我已心中了无物,重烦师说究微尘”表达了诗人对佛法深入理解后的谦逊态度,同时也期待高僧进一步的教导。"了无物"意味着内心纯净,没有杂念,"究微尘"则表示渴望更深层次的佛法知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佛法修行过程的描绘,展现了对佛法深刻的理解和对高僧的尊敬,同时也体现了诗人追求真理、不断探索的精神。

收录诗词(739)

韩琦(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赣叟,汉族。北宋政治家、名将,天圣进士。初授将作监丞,历枢密直学士、陕西经略安抚副使、陕西四路经略安抚招讨使。与范仲淹共同防御西夏,名重一时,时称“韩范”。嘉祐元年(1056),任枢密使;三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英宗嗣位,拜右仆射,封魏国公。神宗立,拜司空兼侍中,出知相州、大名府等地。熙宁八年卒,年六十八。谥忠献。《宋史》有传。著有《安阳集》五十卷。《全宋词》录其词四首

  • 字:稚圭
  • 籍贯:相州安阳(今属河南)
  • 生卒年:1008—1075年

相关古诗词

送谢山人归紫霄旧隐

董君坛侧杏林新,高卧云霞独一身。

已究丹经成大药,更居仙府得长春。

仁心务济谁思报,道术逢知即示真。

暂别山来应自笑,紫霄曾未识红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通判钱昌武代归以诗见别次韵为答

衰病何堪治邺台,贰车犹喜得高才。

方资庖刃投虚利,忽怆瓜时及代回。

别袂醉分云共惨,去涂尘寂雪初培。

剑光久已冲牛斗,力振沈埋尚愧雷。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屡雪

欲识经冬气倍和,高穹回瞩念民瘥。

尽搜秋夏乘龙起,并与寰区瑞雪多。

是处玉峰开璧府,几番云浪溢银河。

来牟定过前年麦,销得衰翁醉又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雪十十韵

天宇昏凝幕,星潢冻漏津。

报丰推上瑞,散利浃无垠。

皓彩生和烛,深仁出化钧。

乘时驱疠气,几日困疲民。

满慰三农望,潜基万国春。

道山谁辨玉,佛界普成银。

缓舞疑翻佩,徐来类积薪。

盘高擎露蕊,隙细入驹尘。

易掩妖颜嫭,难藏厚地珍。

坠轻时断续,势猛忽纷纶。

肯使瑕瑜见,惟思沃瘠均。

歌妍皆似郢,璧碎不因秦。

辀冷侵驯鹿,符光逼琢麟。

充盈是溪壑,挺特有松筠。

近岭梅先发,濒江练更匀。

楼台竞环丽,蟾兔起精神。

病骨惊心怯,书帷忆旧亲。

风流资醉目,豪放任诗人。

陈阁方多暇,睢园喜命宾。

宜城须大引,佳味过吴醇。

形式: 排律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