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断文字缘作此(其一)

奇人纵可敌扬雄,才鬼那能胜葛洪。

仙字齧完还作蠹,古文雕尽仅名虫。

迂谋欲寄千秋后,夙业都收一寸中。

最好祖龙真解事,谈天非马顿成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世贞所作的《将断文字缘作此(其一)》。诗中以“奇人”、“才鬼”、“仙字”、“古文”等意象,表达了对文字与学问的深刻思考和独特见解。

首联“奇人纵可敌扬雄,才鬼那能胜葛洪。”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奇人”与“扬雄”,“才鬼”与“葛洪”进行比较,赞扬了扬雄和葛洪的卓越才华,同时也暗示了“奇人”和“才鬼”的能力或许难以匹敌这两位古代文豪。

颔联“仙字齧完还作蠹,古文雕尽仅名虫。”进一步深化了对文字的探讨。这里“仙字”和“古文”象征着高深的学问或文化,而“齧完”和“雕尽”则形象地描绘了深入研究和理解的过程。然而,“齧完”后的结果是“作蠹”,“雕尽”后仅剩“名虫”,暗示了即使深入研究,也可能陷入某种困境或失去原本的意义。

颈联“迂谋欲寄千秋后,夙业都收一寸中。”表达了诗人对于学问追求的长远目标与个人努力的思考。这里的“迂谋”可能指的是不直接、间接或曲折的策略,而“千秋后”则指向了时间的深远,暗示了诗人希望自己的学问能够流传久远。同时,“夙业”与“一寸中”形成对比,强调了个人努力的重要性,即使在有限的空间内也能积累深厚的知识与成就。

尾联“最好祖龙真解事,谈天非马顿成空。”以“祖龙”(秦始皇)为例,通过“真解事”与“谈天非马顿成空”之间的对比,表达了对真正理解与实践知识的重视。这里“谈天非马”可能源自“谈天说地”与“非马非鹿”的比喻,强调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只有真正理解和应用知识,才能避免空谈无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文字、学问、时间和个人努力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知识追求的独到见解和对实际应用的重视。

收录诗词(7088)

王世贞(明)

成就

作品:《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

经历

明代的文学家、史学家。为“后七子”领袖之一。官刑部主事,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卒赠太子少保。好为古诗文,始于李攀龙主文盟,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

  • 称谓:又号弇州山人
  • 字:元美
  • 号:凤洲
  • 籍贯:太仓(今江苏太仓)
  • 生卒年:1526年-1590年

相关古诗词

将断文字缘作此(其二)

春来约略保残身,第一先教笔砚尘。

不出幸逃歌凤句,空言羞博爱龙人。

冰弦断尽琴心显,藓匣埋深剑气真。

会得维摩法门意,孤峰何处不嶙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寿行太仆卿徐明宇七十

惠文冠挂白云深,家傍仙源可易寻。

傲世松筠长借色,及门桃李尽成阴。

笈藏玄女三符字,书阐羲皇万古心。

七十纵稀何足颂,他年须献武侯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吴明卿大参挟方山人仲美王太学行父以三月三日访我弇园与家弟敬美曹子念骐儿小集分韵得林字

□□风流可重寻,足音欢剧泪沾襟。

不教剡渚成归易,为感南皮旧侠深。

度曲遏云千树响,回桡弄水百花阴。

兰亭故是吾家禊,名数依稀更竹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明卿与诸君过澹圃分韵得穷字

无辖何须畏孟公,家园不腆有春风。

昼长榆影傀俄后,溪静人声杳霭中。

奏我朱弦吴楚合,感君青眼弟兄同。

兴来俗物难轻败,源隐桃花未怕穷。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