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其三)送宋荔裳前辈北行,兼寄舍弟贻上

征帆竟举,怅客中分手,旧游难续。

洒酒船头看去浪,愁绝离觞屡覆。

却忆频年,萍踪数聚,春草欢鸣鹿。

子荆零雨,醉来那忍重读。

道遇小弟仪曹,为言别久,和仲思同叔。

畴昔逍遥堂后意,不尽远书几幅。

淹迹江乡,倦游京国,寂寞东西屋。

黑窑重九,会同谁把黄菊。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鉴赏

这首清代王士禄的《念奴娇·其三》是一首送别词,表达了对友人宋荔裳北行的深深惜别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与弟弟的思念。词中以“征帆竟举”起笔,描绘了友人即将扬帆北去的情景,诗人内心充满惆怅,感叹在异乡分手,旧日的友情难以延续。

“洒酒船头”一句,通过饮酒送别的场景,表达了离别的哀愁,频频倒酒的动作暗示了诗人内心的不舍。“却忆频年”至“春草欢鸣鹿”部分,回忆了过去与友人共度的美好时光,以及与弟弟的欢乐相聚,这些回忆更增添了离别的伤感。

“子荆零雨”引用典故,表达对友人的牵挂和对往昔快乐时光的怀念。“道遇小弟仪曹”则引入了对弟弟的思念,进一步深化了离别的主题。接下来,诗人回忆起过去在逍遥堂的逍遥时光,感叹书信往来不能尽述相思之情。

“淹迹江乡”至“寂寞东西屋”描述了自己在江乡和京城的孤独生活,表达了对友人离去后的落寞感受。最后,“黑窑重九”以重阳节无人共饮黄菊的场景收尾,再次强调了离别后的孤寂。

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真挚,语言优美,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回忆,展现了诗人对友人和亲人的深深眷恋,以及离别带来的无尽愁绪。

收录诗词(225)

王士禄(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念奴娇(其四)送朱近修还海昌,吴西崖往山阴,兼怀宋既庭先还吴门,次顾庵韵

杯残人起,便骊歌纷唱,晨征肃肃。

一别参差真似雨,那得云龙相逐。

才子吴融,隐人朱放,各拥孤帆宿。

金蕉南下,又螺青似新沐。

关吏伐鼓通晨,几朝沿溯,却过支硎麓。

寄语章华词赋客,爱尔人文皆玉。

鹤市烟寒,鸡陂露冷,何处张融屋。

白云南雁,怀人漫咏兰菊。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念奴娇(其五)次韵答沈方邺,并呈李研斋太史,及冒辟疆、孙豹人、无言、程穆倩、宗梅岑诸君子

由来文字,是荒年之谷,丰年之玉。

喜遇隐侯苗裔在,胜事选楼堪续。

笔役风骚,腹罗经史,原委明桓穆。

风流跌宕,驾他厨俊名目。

况是群彦彬彬,琳琅辉映,触目如蚕簇。

艺苑文坛相犄角,戎子支驹逐鹿,好句争呈,竹西亭畔,选尽柯亭竹。

把来还讶,龙威书出林屋。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念奴娇(其六)送李云田往吴门,次留别韵

昨来良会,喜长歌才已,短歌重续。

杂坐挥毫纷气色,好手人思得鹿。

大雅扶轮,小山承盖,慢戏非同束。

奇文共赏,为欢真觉难足。

就里才子君虞,文心肆映,绣结金还蹙。

惆怅风流云散遽,忽忽摇魂送目。

司马挑琴,鄂君覆被,君有兼人福。

怜不羁旅,朔风吹老茅屋。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念奴娇(其七)次韵答范汝受,兼东陈散木,时散木以《含影词》属订

萧然高奇,羡孔轩鸾翥,耻同徵逐。

我向伦侪惊小异,有类梦中呼服。

锦拟文披,尘将手并,那是风尘物。

新词幽艳,真嗤桃李粗俗。

更有正字高才,扶舆间气,融结同清淑。

越艳吴趋赓和好,书遍蛮笺几束。

大白频浮,小红低唱,爱煞姜郎曲。

绮情似此,并堪丽竖戁烛。

形式: 词牌: 念奴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