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晚游玉台寺

九月天气肃,原野菊花明。

良朋重宵戒,揽衣事晨征。

步出城北门,遥望绿护屏。

冈峦莽回互,阡陌浩纵横。

芋圃无遗植,粳田已罢耕。

仰观天宇阔,翛然耳目醒。

山椒径屈折,峭壁势峥嵘。

遂造仙人庐,十里松风声。

秋高繁华坠,潦尽寒泉清。

巴流旷远瞩,邃谷狎幽情。

妙香时一闻,幡影摇心旌。

崆峒如可访,焉用恋浮名。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秋季傍晚游览玉台寺的所见所感。开篇“九月天气肃,原野菊花明”以肃穆的九月和盛开的菊花渲染出一种宁静而清新的氛围。接着,“良朋重宵戒,揽衣事晨征”则透露出诗人与友人相约出游的情景,充满了友情的温馨。

“步出城北门,遥望绿护屏。冈峦莽回互,阡陌浩纵横。”诗人走出城市,步入自然,远处的山峦起伏,田野纵横交错,展现出一幅壮丽的田园风光图。通过“芋圃无遗植,粳田已罢耕”,诗人注意到农事的结束,秋天的收获季节已经到来。

“仰观天宇阔,翛然耳目醒。”抬头望向广阔的天空,诗人感到心灵得到了洗涤,精神为之一振。接下来的“山椒径屈折,峭壁势峥嵘。遂造仙人庐,十里松风声。”描绘了山路曲折,峭壁险峻,最终到达仙人居住的地方,松林中传来阵阵风声,营造出一种神秘而清幽的意境。

“秋高繁华坠,潦尽寒泉清。”随着秋天的到来,繁华落尽,泉水在干涸后变得清澈。这一句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象的变化,也暗含着人生的哲理,象征着岁月的流逝和生命的更迭。

“巴流旷远瞩,邃谷狎幽情。”诗人站在高处,远眺远方的河流,深谷中流露出一种幽静的情感。最后,“妙香时一闻,幡影摇心旌。”偶尔飘来的香气和摇动的幡影,触动了诗人的内心,使他更加沉醉于这美好的自然之中。

“崆峒如可访,焉用恋浮名。”结尾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对功名利禄的淡泊,体现了其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语言流畅,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哲思的佳作。

收录诗词(110)

许炯(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读陈东尽忠录

朔风扬垢氛,浮翳蒙丹极。

凤凰九霄游,鸡鹜群争食。

涛怀杞国忧,孰振回天力。

少阳遗古直,愤激时披沥。

血诚奉至尊,马剑挥群慝。

天门万里遥,铜驼且荆棘。

欲济河无梁,奋飞安得翼。

轴折自羽稠,骨销缘毁积。

黄门促收捕,白刃胸贯脊。

衣冠辱东市,乘舆遂南历。

薪寝果自焚,冰山随荡析。

惟馀忠义魂,耿耿永不蚀。

煌煌当年血,应化土中碧。

形式: 古风

别离吟

岁序促流飙,韶华逐驹隙。

别君几何时,忽忽星霜历。

忆昔初别君,殷勤诉胸臆。

愿随车马尘,忍作山头石。

自君出门后,不染红妆色。

掩泪向空房,寒蛩鸣四壁。

昨得一封书,颇道君相忆。

感此伤妾心,日日减餐食。

妾心如上水,恐君不察识。

君心如浮云,随时多变易。

安得君心似妾心,甘守空闺亦不惜。

形式: 古风

春日象山登眺还憩寺中与何善山论学

夫子登泰山,一览群山小。

人于天地间,俯视万象表。

春游眺崇冈,挟策千林杪。

四面天风吹,万派江河绕。

漠漠岩际云,嘤嘤谷中鸟。

而我于此时,独立观众妙。

况复闻清香,心源欣自了。

形式: 古风

忆昔行

昔与君别初,把袂重夷犹。

楼船解缆去,目断白蘋洲。

祇言半载别,忽已历三秋。

前年得君书,君在西康州。

去岁有人归,君向茂陵游。

欢爱忘岁月,悬知尚淹留。

但念新交乐,不记旧家愁。

门前东逝水,何日复回头。

君若思家日,江水应西流。

形式: 古风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