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以“秀峰塔”为题,由清代诗人张湄所作,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塔的雄伟与独特之美。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将秀峰塔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
首句“光摇五岳扫千军”,以“光摇五岳”形容塔身散发出的光辉,仿佛能动摇五岳,展现出塔的非凡气势和光芒四射的景象。接着,“扫千军”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光芒的震撼力,仿佛能扫除一切障碍,表现出塔的威严与力量。
次句“颖脱霜锋卓不群”,通过“颖脱霜锋”这一形象,将塔比作锐利的霜锋,不仅描绘了塔尖的挺拔与锐利,也暗示了其超凡脱俗的特质,不与其他事物相类,独树一帜。
第三句“海国文章肖天秀”,将秀峰塔比作海国中的文章,寓意其如同天上的明珠一般,闪耀着智慧与才华的光芒。这里的“肖”字,形象地表达了塔与天空美景相映成趣,共同展现出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之美。
最后一句“故应健笔已凌云”,以“健笔”形容诗人的文笔,表达了诗人对秀峰塔的赞美之情。同时,“凌云”二字既描绘了塔的高度,也象征着诗人的才情高远,能够超越云霄,展现出诗人与塔之间的精神共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秀峰塔的描绘,不仅展现了其独特的外在美,更蕴含了诗人对其内在精神品质的深刻赞赏,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中对于自然景观与人文精神相结合的独特审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