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绿穟糁轻黄,随风堕霏屑。
富贵未足道,看取十二节。
这首诗描绘了自然界中一种细微而生动的景象——蒲花随风飘散的情景。诗人以“绿穟糁轻黄,随风堕霏屑”开篇,将蒲花的色彩与形态细腻地展现出来,绿与黄的交织,轻盈如细屑的飘落,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充满生命力的画面。
接着,“富贵未足道,看取十二节”一句,似乎在借物喻人,表达对物质财富的淡然态度,转而关注内在的精神世界和自然界的规律。这里的“十二节”可能暗指竹子的生长周期或自然界中的某种循环,强调的是内在的生长与变化,而非外在的荣华。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蒲花随风飘散的自然现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以及对个人精神世界的追求,体现了宋代文人崇尚自然、超脱世俗的精神风貌。诗中寓含哲理,既是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也是对人生哲思的体现,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深邃的思想内涵。
不详
南宋度宗咸淳间应进士举,不第。祖父云岩、叔祖东绿皆善诗,叔父洁山居士,弟可玉、宗玉,从弟楚玉、兰玉皆有文才,次第任散官。所著则《松巢漫稿》,卒年七十一。吴存挽之曰:“善人已矣,空留千百年番水之名;后世知之,当在数十卷松巢之稿!”其见重于当时如此。后许竹南《有怀》诗云:“江北江南老弟昆,三生文会几评论。蚤知倾盖头俱白,悔不连床话共温。洲没草枯芳士歇,巢倾鹤去故枝存。至今惟有湾头月,照我溪南水竹村。”
飞泉所舂撞,悬崖偶成窾。
信似太山溜,吾欲铭其坎。
坐觉日月长,还疑宇宙隘。
长啸出山来,如在太虚外。
怀人耿青灯,兀兀香事已。
梦绕明月湾,水清见石底。
与君外形骸,更自离言说。
此聚虽难常,此意终不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