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姚子敬

方闻兴秀孝,久矣无令举。

公车冷于冰,吾已弃如土。

提书向孔墙,万代礼乐主。

而与先簿正,厥有圣法寓。

士也得所归,至穷亦云遇。

于惟京頖旧,幸不生蒿稆。

斯文谅在兹,天意岂轻付。

之子抱渊静,萧然守环堵。

光彩难自閟,珠玉满囊楮。

一从鹗表飞,诸公共称许。

如何但熟睨,引鼎力不武。

栖迟冷掾间,无乃太廉取。

相縻共升斗,端欲重黉宇。

勿嫌屋打头,硉兀气未吐。

六月取一息,千里始跬步。

期君在远业,看君即轩翥。

风雨忽道别,悢悢寡悰绪。

从今闭柴荆,何以慰衰暮。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牟巘为友人姚子敬所作的送别之作。全诗情感深沉,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其未来前程的美好祝愿。

首句“方闻兴秀孝,久矣无令举”,点明了姚子敬的优秀品质和长久以来的默默无闻,暗示其才华未被社会充分认可。接着,“公车冷于冰,吾已弃如土”两句,以公车比喻仕途,形象地描绘出姚子敬在官场中的冷遇,同时也暗含了诗人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不满。

“提书向孔墙,万代礼乐主”一句,借孔子的典故,赞扬姚子敬对学问的执着追求,以及他作为万世礼乐之主的崇高地位。接下来,“而与先簿正,厥有圣法寓”则进一步强调姚子敬在学术上的严谨态度和对圣贤之道的深刻理解。

“士也得所归,至穷亦云遇”表达了对姚子敬在困境中仍能坚守自我,找到心灵归宿的赞赏。接着,“于惟京頖旧,幸不生蒿稆”一句,通过对比京城的繁华与荒凉,强调了姚子敬虽身处逆境,但仍能保持内心的纯净与坚韧。

“斯文谅在兹,天意岂轻付”则表达了对姚子敬才华和品德的坚信,认为他的才能不会被轻易埋没。接下来,“之子抱渊静,萧然守环堵”描绘了姚子敬在简陋居所中静心读书的情景,体现了他对学问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淡泊。

“光彩难自閟,珠玉满囊楮”赞美了姚子敬的才华横溢,即使在简陋的环境中也能散发出耀眼的光芒。接下来,“一从鹗表飞,诸公共称许”描述了姚子敬才华得到认可后的喜悦,以及众人对他的赞誉。

“如何但熟睨,引鼎力不武”表达了对姚子敬未能充分发挥其才能的遗憾,同时也鼓励他要勇于展现自己的实力。接下来,“栖迟冷掾间,无乃太廉取”则是对姚子敬在官场中的处境表示同情,希望他能改变现状。

“相縻共升斗,端欲重黉宇”表达了诗人对姚子敬能够重返学府,继续传授知识的期待。最后,“勿嫌屋打头,硉兀气未吐”鼓励姚子敬不要因为暂时的困难而气馁,相信他会像六月的热浪一样,逐渐展现出自己的力量。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也有对社会现象的反思,以及对人才价值的肯定。诗人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展现了姚子敬的个人魅力和才华,同时也寄托了对他的美好祝愿和期待。

收录诗词(408)

牟巘(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二二七~一三一一),一字献之,学者称陵阳先生,徙居湖州(今属浙江)。以父荫入仕,曾为浙柬提刑。理宗朝,累官大理少卿,以忤贾似道去官。恭宗德祐二年(一二七六)元兵陷临安,即杜门不出,隐居凡三十六年,卒年八十五。有《陵阳集》二十四卷(其中诗六卷)。事见《宋元学案》卷八○,清光绪《井研县志》卷三一有传。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清乾隆十二年周永年刻《陵阳先生集》(简称周本)、清抄本(藏北京图书馆)。底本诗集外之诗及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 字:献甫
  • 籍贯:井研(今属四川)

相关古诗词

题张老山从好堂

世有嗜土炭,恣啖等粱稻。

海上逐臭夫,自谓姣且好。

好恶一失正,万境眩颠倒。

亦有欲富者,蝇营无不到。

洗削誇鼎食,执鞭甘隶皂。

于此还有人,深耻货赂冒。

一笑视千驷,贫贱守以道。

厥好岂尔殊,吾自有至宝。

但恐好不真,回夺谅难保。

老山殊绝尘,褰裳衣欲缟。

区区名与利,何曾挂怀抱。

世人定不爱,昌歜与羊枣。

吾意各有在,端未恨枯槁。

从好以名堂,一室聊笑傲。

心惟有所好,乃能无所好。

好仁者夫子,不知岁年老。

益晚而好易,易编穷所好。

彼富如浮云,非义是所悼。

谅兹得其从,圣言极探讨。

孰重复孰轻,辨之亦既早。

而我方忍饥,四壁净如扫。

舍鱼取熊掌,因用儆衰耄。

形式: 古风

十日菊为子昂寿

风露浩如洗,渐觉霜气滋。

九日已成旬,黄花烂盈枝。

谁云清香减,清香在诗脾。

诗人亦未老,皎皎冰雪姿。

为我掇繁英,和露三咽之。

此物是寿耐,千载以为期。

一点缀须发,真是麒麟儿。

长大著膝上,綵衣相娱嬉。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戚子云袖诗见过且笃叙先祭酒与先人同朝之雅意甚古用韵为谢

白发祭酒公,仪刑古君子。

多士所共敬,岂独桑与梓。

吾翁幸同朝,辇路时并辔。

流风日以邈,追慨徒倚徙。

子云笃世谊,朅来自槜李。

念我一破庐,落落荒城址。

遗以五朵云,置之五云里。

我是老祠官,未忘镜湖水。

握手更细论,书味渊以旨。

嘉问有青衿,十载诗千纸。

形式: 古风

西岩使君上冢过霅首访敝庐又会能静话旧感慨情见于辞所以道别

自为旴江行,最声日飞驰。

赤子问襦裤,白云满鬓髭。

苕边重会晤,握手慰所思。

旧有泷冈表,三读起懦衰。

乃翁平生志,正在造膝时。

曾击戚畹悍,曾疏公田欺。

曾陈岘山急,或讶话太危。

移疾逃相印,何忍张悌为。

全归干戈际,一致视险夷。

象贤有令子,纪实无溢辞。

刻之并纂疏,自足永久垂。

忆昔姑孰守,欲碎脱靴碑。

博士何伟哉,奋身力护持。

粗沙与大石,彼计竟莫施。

遂令两图在,留作千载奇。

此事关世道,矶激我匪私。

他时记先友,要当附见之。

顾我穷未死,仅存骨裹皮。

殷勤绨衣贶,古道其在斯。

无物当赠策,远大以为期。

愿勿忘吾州,岁晚托茅茨。

形式: 古风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