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綵烟山人瑞槐堂

青青堂下槐,乃在綵烟山。

一本如合璧,两枝若联环。

堂中有贤母,日行槐树间。

槐根两兄弟,綵服何斑斑。

母今发已皓,人与槐俱好。

但见槐树长,不知母身老。

上有返哺乌,下有忘忧草。

返哺识劬劳,忘忧思襁褓。

槐今高过屋,屈指三十年。

东西或拱揖,左右相回旋。

不有两儿孝,安知慈母贤。

草木亦微物,永锡信苍天。

儿今何所愿,愿槐长在目。

槐花年年开,槐叶朝朝绿。

岂无蝼蚁梦,纷纷斗蛮触。

一笑天地宽,白云满空谷。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图景,以“綵烟山人瑞槐堂”为背景,通过槐树的形象,巧妙地融入了对孝道、母爱以及自然万物和谐共处的赞美。

首句“青青堂下槐,乃在綵烟山”,以“青青”形容槐树的生机勃勃,置于“綵烟山”之中,营造出一种幽静而充满生机的环境。接下来,“一本如合璧,两枝若联环”运用比喻手法,将槐树的形态比作合璧和联环,形象地展现了其枝干紧密相连、形态优美的特点。

“堂中有贤母,日行槐树间”点出了故事的主角——一位贤德的母亲,她每日穿梭于槐树之间,象征着她对子女的关爱与陪伴。接着,“槐根两兄弟,綵服何斑斑”描述了母亲与子女之间的亲密关系,如同槐树的根系与枝叶,相互依存,色彩斑斓,寓意家庭和睦、亲情深厚。

“母今发已皓,人与槐俱好”描绘了随着时间的流逝,母亲的白发与槐树一同见证了岁月的变迁,两者都保持了良好的状态,象征着母子间的深厚情感与生命的延续。

“上有返哺乌,下有忘忧草”运用了两个典故,分别代表了孝顺与无忧,进一步强调了孝道的重要性。同时,也暗示了母亲的慈爱如同乌鸦反哺,让子女感到安心与快乐。

“槐今高过屋,屈指三十年”表达了时间的流逝,槐树从幼小长至高大,象征着家庭的成长与变化。接下来,“东西或拱揖,左右相回旋”描绘了槐树随风摇曳的姿态,既展现了自然之美,也寓意着家庭成员间的和谐相处。

“不有两儿孝,安知慈母贤”强调了孝顺是衡量母亲品德的重要标准,体现了对孝道的重视。最后,“草木亦微物,永锡信苍天”表达了对自然万物的尊重与敬畏,认为它们也是上天的恩赐。

“儿今何所愿,愿槐长在目。槐花年年开,槐叶朝朝绿”表达了孩子们的心愿,希望槐树永远存在,象征着家庭的长久幸福与繁荣。结尾“岂无蝼蚁梦,纷纷斗蛮触。一笑天地宽,白云满空谷”以自然界的现象,比喻人生中的得失与矛盾,最终以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展现出豁达的人生观。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丰富的意象,不仅赞美了孝道与母爱,还蕴含了对自然和谐共生的向往与尊重,以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祝愿。

收录诗词(1955)

胡奎(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人还贵州

别情何草草,倾盖苦不早。

暌违三十年,隔越万里道。

忆在东冈日,彬彬丽文藻。

子少我当壮,子壮我复老。

人生百年内,安得长美好。

故交曙星稀,先哲流电扫。

岂无杯中物,与子一倾倒。

昨游玄都观,共觅安期枣。

挂弓榑桑枝,洗剑沧海岛。

酒阑别我去,何以慰幽抱。

楚山郁丛丛,巴水深浩浩。

愿言崇令德,黄发永相保。

形式: 古风 押[皓]韵

送人考满之京

伊昔太昊氏,教民以佃渔。

神禹平水土,群生奠厥居。

伯益掌山泽,立官自唐虞。

泽梁古无禁,庶鲜给朝餔。

后世务财用,输纳穷锱铢。

吾皇一四海,恩波被八区。

南樯与北柂,晏然如坦途。

英英南昌彦,聿来东海隅。

钓鳌龙伯国,簸弄明月珠。

清于出壑冰,置之白玉壶。

赋税日以羡,声誉日以敷。

我家临江滨,里社同枌榆。

谬登铨曹选,获与吾子俱。

得钱即相觅,有酒即相呼。

勖哉金石交,愧彼势利途。

三年当考最,驾言之京都。

京都九天上,冠盖如云趋。

蜚英大鸿胪,揽辔青云衢。

岂无伯乐氏,顾此千里驹。

大江秋水落,旭日照樯乌。

柳条不堪折,击缶歌呜呜。

方当维新日,群才应时需。

子行勿踟躇,善保千金躯。

形式: 古风

友人邀饮予病不赴作诗答之

积雨散烦燠,虚阁延清风。

故人赏我趣,觞酒坐从容。

此意岂不佳,老病苦相攻。

长途足无力,忧来郁忡忡。

知音有颜李,迹异心自同。

题诗谢不敏,恢量还当容。

形式: 古风

早朝

象魏临丹阙,钩陈直紫微。

蜿蜒扶日上,夭矫挟云飞。

望拜千官集,柔怀万国归。

春班随仗入,午漏隔花稀。

晃朗金银气,昭回黼黻衣。

形式: 古风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