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褚雪巘

多年林下隐,犹带旧儒酸。

自说因诗苦,还如学易难。

晓窗花气润,夜枕雨声寒。

又欲名山去,应寻胜迹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翻译

长久以来在树林中隐居,仍然带着旧时书生的酸楚。
他自己说因为写诗而受苦,就像学习《周易》那样艰难。
清晨的窗户透着花香的湿润,夜晚枕边只有雨声的清寒。
他又想再次前往名山,定会寻找那些优美的风景去欣赏。

注释

多年:长时间。
林下:树林之中。
隐:隐居。
犹:仍然。
旧儒酸:旧时书生的酸楚。
自说:自己说。
因诗苦:因为写诗而受苦。
学易难:学习《周易》那样艰难。
晓窗:清晨的窗户。
花气润:花香的湿润。
夜枕:夜晚枕边。
雨声寒:雨声的清寒。
名山:名胜的山川。
去:前往。
应:应该。
胜迹:优美的风景。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林尚仁赠予褚雪巘的作品,通过对林下隐士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的儒雅风范和对学问的执着追求。首句“多年林下隐”表达了主人公长期隐居山林的生活状态,显示出其淡泊名利的品质。次句“犹带旧儒酸”则透露出他虽隐居但仍保留着读书人的书卷气和一丝酸儒之气。

“自说因诗苦,还如学易难”两句,诗人以自身的体验,揭示了创作诗歌的艰辛,同时也暗示了学习《易经》这类深奥学问的不易,体现了他对学术的深入理解和尊重。

“晓窗花气润,夜枕雨声寒”通过描绘清晨窗户边花朵散发的清新气息和夜晚雨声带来的微凉,营造了一种宁静而富有诗意的隐居环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亲近和享受。

最后两句“又欲名山去,应寻胜迹看”,表达了诗人对名山大川的向往,以及对探寻更美好风景的期待,这既是对自然的热爱,也是对人生哲理的追寻。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平实的语言,刻画了一个在林下苦读、追求学问的儒者形象,流露出诗人对知识的渴望和对生活的热爱。

收录诗词(54)

林尚仁(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閒里

閒里身心得自如,春风茅屋燕同居。

松花满地溪云滑,一榻晴窗卧看书。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

饮药房陈户山居分韵得閤字

常人厌寂寥,隐士畏喧杂。

山居主人百好无,终日哦诗闭书閤。

我本山中人,心事亦颇合。

杖藜约客行幽深,来扣吟扉坐陈榻。

不叙寒暄说晚唐,满座春风屡倾榼。

霜晴沙路软如泥,谷鸟相呼声自答。

花时不饮空白头,世味由来如嚼蜡。

祇怜无梦化作蝴蝶飞,绕尽百花深处日千匝。

形式: 古风 押[合]韵

冰玉堂

柳凹放出一山来,堂闯秋壶恰剪裁。

门冷和他公事少,吟清添我宦情灰。

非无景物皆天与,只许梅花带雪开。

泉石相辉忻自赏,不知省得几尘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东山高卧

三间老屋青山幽,清风洒洒寒飕飕。

脱巾坦腹卧其下,此身直与渊明俦。

老松飞翠落夏簟,六月不暑凉于秋。

人生百年一梦幻,世间万事空悠悠。

一声野鹤忽惊醒,山炉活火茶烟浮。

形式: 古风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