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喜见狮儿四首(其三)

儿已健如黄犊,翁何此日才来。

怒涛雪浪吼长淮,兵火连天四载。

细听吴音小却,戏投粔籹旋回。

怪娘奁畔有于思,笑问客家何在。

形式: 词牌: 西江月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温馨的家庭场景,以轻松的笔触展现了父子间的亲情和家庭生活的和谐。"儿已健如黄犊",形象地比喻孩子成长迅速,强壮有力,如同幼年黄牛一般。"翁何此日才来"则表达了父亲对儿子成长的惊讶和欣慰,暗示了父亲忙碌的生活终于有时间陪伴家人。

"怒涛雪浪吼长淮,兵火连天四载"则是对社会背景的暗喻,可能指的是战乱时期,通过比喻汹涌的江水和连年的战火,传达出时代的动荡不安。然而,词中并未直接描述战争,而是巧妙地通过自然景象和家庭生活对比,展现出家的宁静与外部世界的喧嚣。

"细听吴音小却,戏投粔籹旋回"描绘了父子之间的互动,父亲倾听儿子说话,声音轻柔,而儿子则活泼地玩耍,投掷着粔籹(一种传统零食),画面生动有趣。"怪娘奁畔有于思"可能是指母亲在一旁好奇地看着他们,流露出家庭的和睦与亲情。

最后,"笑问客家何在"以一句幽默的询问收尾,可能是父亲逗乐孩子,询问他在哪里可以找到那个远方的客人,营造出轻松愉快的氛围,体现了家庭的欢乐和温暖。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小见大,通过日常生活细节,展现了家庭的安宁与社会的动荡,以及父子间的深厚情感,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情感温度。

收录诗词(1701)

陈维崧(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骈文作家。清初诸生,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授翰林院检讨。54岁时参与修纂《明史》,4年后卒于任所

  • 字:其年
  • 号:迦陵
  • 籍贯:宜兴(今属江苏)
  • 生卒年:1625~1682

相关古诗词

凤凰台上忆吹箫.秣陵怀古

红板桥南,锦衣仓北,金陵从古皇州。

记离宫墙外,年少潜游。

忽听九重仙乐,东风细、声度龙楼。

依稀认,宁王玉笛,贺老箜篌。悠悠。

南朝风景,看几遍桃红,白了人头。

算刘郎易老,嬴女难留。

三十六宫何在,斜阳外、隐隐离愁。

伤心极,后湖菱蔓,一片渔舟。

形式: 词牌: 凤凰台上忆吹箫

念奴娇.读孚若长歌即席奉赠仍用孚若原韵

霆轰电掣,算君才、真似怒涛千斛。

百感淋漓风骤起,劈裂满堂桦烛。

公醒而狂,人憎欲杀,抵鹊何须玉。

春衫老泪,鲛珠瓣瓣堪掬。

不记三十年前,灌夫使气,嚄唶惊邻屋。

弹指蓬莱今又浅,短发可能长绿。

诗酒前缘,莺花小劫,世事弹棋局。

关山笛破,欲吹吹不成曲。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念奴娇.读屈翁山诗有作

灵均苗裔,羡十年学道,匡庐山下。

忽听帘泉豗冷瀑,豪气轶于生马。

亟跳三边,横穿九塞,开口谈王霸。

军中毬猎,醉从诸将游射。

提罢匕首入秦,不禁忍俊,缥缈思登华。

白帝祠边三尺雪,正值玉姜思嫁。

笑把岳莲,乱抛博箭,调弄如花者。

归而偕隐,白羊瑶岛同跨。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好事近.郯城南倾盖亭下作

落日古郯城,一望秃碑苍黑。

怪底蜗黄虿紫,更苔痕斜织。

我来怀古对西风,歇马小亭侧。

惆怅共谁倾盖,只野花相识。

形式: 词牌: 好事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