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寓兴》由元末明初诗人朱希晦所作,以园丁种菜为喻,抒发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首联“白发园丁喜种园,谩将方法教儿孙”,开篇即以一位满头白发的老园丁形象引入,他乐于在园中劳作,并不厌其烦地教导子孙种植的方法。这里不仅描绘了老园丁的勤劳与智慧,也隐含了对后辈传承知识与经验的期待。
颔联“土膏有力须培本,镰铁无情莫刈根”,进一步阐述了园丁在种植过程中的原则与方法。土壤肥沃时要精心培育植物的根基,而使用工具(如镰刀)时则应避免伤害到植物的根部。这一联强调了基础的重要性以及对待事物应持谨慎的态度。
颈联“葵藿不堪资鼎食,韭菘粗足媚盘餐”,通过对比两种蔬菜——葵藿(可能指向日葵或类似植物)和韭菜、白菜(菘),表达了对不同事物价值的不同看法。葵藿虽能吸引飞禽走兽,但并不适合作为人类的食材;而韭菜和白菜虽然普通,却足以成为餐桌上的美味佳肴。这联暗含了对生活品质追求与物质价值的辩证思考。
尾联“吞腥啄腐今何限,谁识芳鲜味独完”,最后以反问的形式,指出当今社会充斥着各种低俗、腐朽的事物,而真正纯净、美好的事物却往往被忽视。这不仅是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批判,也是对保持高尚情操、追求真善美的呼唤。
整首诗通过园丁种菜的日常活动,巧妙地融入了对人生、社会的深刻洞察,语言平实而寓意深远,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思想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