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黄公滩,自东坡改为惶恐,文信国仍之,后相沿为故实矣

雨馀乘晓狎危澜,来过黄公第一滩。

帆饱长风争马驶,溪添新涨抵江宽。

篙师欲作摊钱戏,客子休歌《行路难》。

天意似怜山水癖,要令南海纵奇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雨后清晨探访黄公滩的景象,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风光与人文情怀的交融。

首联“雨馀乘晓狎危澜,来过黄公第一滩”,开篇即点明了时间与地点,雨后的清晨,诗人独自前往黄公滩,用“狎”字生动地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亲近与喜爱。黄公滩作为第一滩,既暗示了其地理位置的独特,也预示了接下来旅程的不凡。

颔联“帆饱长风争马驶,溪添新涨抵江宽”,通过帆船与溪水的变化,展现了自然界的动态美。帆船在长风的推动下快速前行,犹如骏马奔腾,而溪水因雨水的补充而更加宽阔,两幅画面相互映衬,营造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氛围。

颈联“篙师欲作摊钱戏,客子休歌《行路难》”,转而描写人与自然的互动。篙师可能是在以摊钱游戏的方式与自然对话,而“客子”(诗人)则被提醒不必再唱《行路难》,暗示旅途虽有艰难,但眼前的美景足以让人忘却烦恼,享受当下。

尾联“天意似怜山水癖,要令南海纵奇观”,以拟人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深向往和赞美。天意似乎也偏爱那些热爱山水的人,特意安排南海展现其奇丽的景观,进一步强化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主题。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描绘了黄公滩的自然风光,还蕴含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生活态度的思考,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

收录诗词(10)

沈元沧(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白云簃杂咏之一

临风双鬓影飘萧,手把残编慰寂寥。

贤母自能知陆续,直臣幸免祭皋陶。

谤深谁为珠犀雪,路远拚将髀肉消。

闻道恢恢天网阔,那囚鸾凤放鸱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涿州

百雉重城势不孤,居然绾毂拥皇都。

风云气概楼桑里,土壤膏腴督亢图。

事去英雄遗恨在,时平草泽弃才无。

独怜老作西征客,鞍马劳劳走道途。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题屈子诗外二首(其一)

匹马三边听鼓鼙,吴钩笑拂月初低。

英雄末路怜红粉,消得香东与墨西。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齐]韵

题屈子诗外二首(其二)

笑他馀子竞风骚,未许陈梁声价高。

一代才名兼意气,海南沛上两诗豪。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豪]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