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飞近素霜时灭没,去衔红叶共悠扬。
花心何处无休歇,秋蝶双翎花树荒。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天的景象,通过对自然界细腻的观察,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无常和季节更替的感慨。
"飞近素霜时灭没,去衔红叶共悠扬。" 这两句诗写出了落叶纷飞的情景,其中“素霜”指的是初冬的细雪或轻霜,它与飞舞的落叶相互交织,共同构成一种飘渺迷离的秋日风光。而“衔红叶”则形象地描绘了鸟儿嘴里夹带着红色的枫叶在空中自由翱翔,既表现了生命力,也透露出一丝悲凉。
"花心何处无休歇,秋蝶双翎花树荒。" 这两句则转向了对生命无常的沉思。“花心”指的是花的中心,比喻生命的核心,而“何处无休歇”表达了生命随时都可能结束的感慨。接着,“秋蝶双翎花树荒”进一步描绘了一种凋零与荒凉的情景,秋天的蝴蝶在枯萎的花树间飞舞,给人一种物是人非的感觉。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界的观察,抒发了诗人对生命短暂和季节更迭的感慨,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深刻的领悟和情感的寄托。
不详
文学家、书法家。一字安仁。后晋把幽州割让给契丹,其祖举族南迁,定居于宋城(今河南省商丘南)。屡试不中,真宗年间以右班殿直,改太常寺太祝,累迁大理寺丞,官至秘阁校理、太子中允。北宋文学家石介以之诗,欧阳修之文,杜默之歌称为“三豪”
瘦碧两三茎,萧萧雨又晴。
江湖未归客,不忍听秋声。
世人贪利意非均,交送穷愁与底人。
穷鬼无归于我去,我心忧道不忧贫。
水光浮柱础,天影带楼台。
触石云孤起,吹潮雨四来。
烟城历历傍舟移,来处回看日向炊。
高树翳蝉含雨涩,晚潮随月上江迟。
侧身我尚酬形影,即景诗难免乱噫。
损性却缘情未了,欲归何故立多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