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马

吾贫只一马,昨日忽云丧。

庭树齧无肤,秋郊谁复放。

空伤骏骨埋,固乏弊帷葬。

况本出天闲,因之重怊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漾]韵

翻译

我贫穷仅有一匹马,昨天忽然听说它已去世。
庭院中的树木啃食着它的皮肉,秋天的郊野还有谁会放牧呢?
徒然为那骏马的骨骼感到悲伤,毕竟连破旧的帐篷都无法妥善安葬。
更何况它本出自天马之列,因此这消息更让我悲痛万分。

注释

吾:我。
贫:贫穷。
忽:忽然。
云丧:听说死亡。
庭树:庭院中的树木。
齧:啃食。
无肤:皮肉被啃食。
秋郊:秋天的郊野。
空伤:徒然悲伤。
骏骨:骏马的骨骼。
固乏:缺乏。
弊帷:破旧的帐篷。
出:出自。
天闲:天马(指良马)。
怊怅:悲痛。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伤马》,表达了诗人对于失去爱马的深深哀痛。首句“吾贫只一马”,揭示了诗人生活的贫困和对马的珍视。接着,“昨日忽云丧”传达出突然失去马的震惊与悲痛。诗人通过“庭树齧无肤,秋郊谁复放”描绘了马匹被啃食的惨状,暗示了马的不幸遭遇,无人照料。“空伤骏骨埋”直接表达对马的哀悼,骏骨被埋,令人痛心。“固乏弊帷葬”进一步强调了葬礼的简陋,反映出诗人经济上的困顿。“况本出天闲”表明这匹马原本出身高贵,更增添了诗人对命运无常的感慨。“因之重怊怅”则是诗人内心无法排解的悲伤和惆怅。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通过具体的场景和细节,展现了诗人对马的深厚感情以及失去它的悲凉心境,体现了宋诗深沉内敛的情感表达。

收录诗词(2914)

梅尧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 生卒年:1002~1060

相关古诗词

伤白鸡

我庭有素鸡,翎羽白如脂。

日所虑狂犬,未尝忧孽狸。

暝栖向檐隙,朝啄循阶基。

每先乌鸟鸣,不失风雨时。

虽吾囷廪薄,尚汝稻粱遗。

昨宵天气黑,阴物恣所窥。

潜来衔搏去,但觉声音悲。

开门俾驰救,已过墙东陲。

呵叱不敢食,夺然留在兹。

涌血被其颈,嗋呷气甚危。

皓臆变丹赤,霜翅两离披。

悯心欲之活,碎脑安能治。

委瘗从尔命,孰忍姜桂为。

犹看零落毛,荡漾随风吹。

念始托兹地,蒙幸信可知。

充庖岂云患,度日无苦饥。

如何遇凶兽,毒汝曾不疑。

斯事义虽小,得以深理推。

邓生赐山铸,未免终馁而。

人道尚乃尔,怆焉聊俛眉。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伤何皆秀才

高高空山木,枯死不中材。

宁答厚地力,岁久为朽灰。

昂藏儒家子,五十殒蒿莱。

空负执卷勤,明月不颔腮。

一芥禄未及,九泉无复开。

人世有若此,愚智曷论哉。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伤骥

驽骥同一辀,迟速能几里。

当其被问时,举策数耳耳。

驰骋心独存,压抑头不起。

空传八骏名,未遇穆天子。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先至山阳怀杜挺之

与君同川途,舟发偶后先。

顺风吹我帆,已过飞鸟前。

寄声托飞鸟,微意或可传。

定逢樯上乌,暂向彼留连。

薄暮楚城下,踟蹰问来船。

形式: 古风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