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和荫乔老先生留别榆林士民之作敬步原韵(其二)

德隆何患遇时屯,著手能成边塞春。

元恶计除三郡靖,生祠预建万民亲。

行权原自不离道,奇节无他但率真。

两袖清风还故里,依然犹是布衣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此诗颂扬了董国祥对榆林地区的治理与贡献。首句“德隆何患遇时屯”,赞扬其品德高尚,即便在艰难时期也能施展才华。接着“著手能成边塞春”一句,形象地描绘了其治理下的边疆焕发生机,如同春天到来一般。

“元恶计除三郡靖”表明董国祥成功铲除了祸害,使地区安宁,“生祠预建万民亲”则说明百姓对其爱戴之情深厚,预先为他建造了纪念祠堂。这体现了其深得民心,功绩卓著。

“行权原自不离道,奇节无他但率真”两句,表达了董国祥在行使权谋时始终遵循正道,其奇特的节操只是出于本真性情,并非刻意为之。这彰显了他的道德品质和行事风格。

最后,“两袖清风还故里,依然犹是布衣巾”描绘了董国祥卸任归乡的情景,他保持廉洁,回归平凡生活,展现了其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高度的赞誉,展现了董国祥作为地方官员的卓越才能和高尚品德。

收录诗词(3)

董国祥(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恭和荫乔老先生留别榆林士民之作敬步原韵(其三)

榆民运会际艰屯,转瞬如登台上春。

潜弭内忧兼外患,联和异族亦同亲。

托辞解绶陶元亮,仗义回旗温太真。

从古大儒偏遇厄,康成何术服黄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诗寄刘清卿都事

朋簪才盍脱荷囊,兰到升庭见独芳。

毳幕夜书称快梦,冰壶孤抱映秋霜。

十年紫禁烟花近,四海金华姓字香。

南北相望固迢递,久要情在恐难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纪梦

刘使君,跨苍驎,翩然而来空际云。

腰间宝玦佩两剑,青蛇跃出光粼粼。

谁谓昧平昔,款语情何亲。

复为袖出先书一卷,纸色黯惨皆奇文。

大如离堆几百字,钩络朱墨殆似髹漆新。

残梦忽随风雨断,破泉惊听怒涛奔。

形式: 古风

兴济县

兴济县城下,扁舟不敢行。

树连云脚动,风卷浪头生。

只道甘霖作,谁知乱雹倾。

我方为郡去,不觉暗心惊。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