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我自常安乐,凡情勿笑耶。
云生诸洞府,棘不放仙花。
地卑三光照,天开五色霞。
未知何所是,善愿理交加。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然物外、自在逍遥的生活状态。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世俗情感的超脱态度,以及对仙境自然之美的欣赏。"我自常安乐,凡情勿笑耶" 表明诗人已经达到一种内心的平和与满足,不再受世间琐事牵绊。这不仅是一种精神上的解脱,更是一种生活态度的选择。
"云生诸洞府,棘不放仙花" 描写了一个幻想中的仙境,其中云气缭绕,形成洞府,仙花因而得以盛开,而不会被世间的荆棘所困。这两句通过对比突出了诗人所向往的理想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差异。
"地卑三光照,天开五色霞" 则描绘了一幅壮丽的自然景象。这里的“三光”指的是日、月、星,诗人通过这种描写表达了自己对宇宙之美的赞叹。而“五色霞”则增添了一抹神秘与梦幻的色彩。
"未知何所是,善愿理交加" 最后两句表现了诗人的某种迷惘与期待。尽管不知道自己心中的仙境究竟在何处,但仍然保持着美好的愿望,让这种美好与世间的理性交织在一起。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内心世界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于超脱尘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渴望。
不详
道高人世礼周旋,语默如痴似不言。
洗涤要教心地静,狐疑勿类水萍翻。
经书说尽修真理,岁月休防罢引援。
雅合无为深见识,阴阳去住促寒暄。
道德谁分别,逍遥我自由。
时情人不达,深理少相投。
己是终无益,非他作逗留。
奈何为各异,未定复还休。
谁测玄机圣,天功地久长。
群生皆是性,道德有圆方。
妍丑随情意,于戏细酌量。
达人知淡泊,默默见非常。
渐省虚名理,真求一味清。
目前皆是景,心内蕴长生。
白露秋催促,红花叶自轻。
物情归即悟,疑滞两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