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读三国志二首(其二)》由金代诗人刘昂所作,通过对《三国志》的阅读,诗人表达了对历史人物与事件的深刻思考和感慨。
首句“泣汉遗黎血未乾”,以“泣汉”开篇,点明了对汉朝衰亡的哀悼之情,同时“遗黎血未乾”则暗示了汉朝人民在战乱中的悲惨遭遇,鲜血未干,形象地描绘出战争的残酷与人民的苦难。
“繁昌新筑受终坛”一句,转而描述了三国时期的政治格局变化,繁昌之地新建的受终坛象征着权力的更迭与新的政治秩序的建立。这一句通过“新筑”与“受终坛”的对比,展现了历史的变迁与权力的转移。
接下来,“天球宝鼎私臧获,坎井拗堂局凤鸾”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历史人物与事件比作“天球宝鼎”与“坎井拗堂”,前者代表了权贵与尊荣,后者则象征着卑微与困顿。通过“私臧获”与“局凤鸾”的对比,揭示了权力与地位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人性中善恶交织的一面。
“地易主宾穷赤壁,势成螳雀事乌丸”两句,进一步描绘了三国时期的军事冲突与政治斗争。赤壁之战作为历史上著名的战役,被用来形容地缘政治的转变与力量的较量;“螳雀事乌丸”则以昆虫的渺小来比喻弱小势力在强权面前的无力与无奈。
最后,“陈言衮衮令人厌,枉就输棋覆旧槃”两句,表达了对历史叙述中重复与陈词滥调的厌倦,以及对历史循环往复、无法改变命运的感慨。通过“输棋覆旧槃”这一形象,诗人暗示了历史的循环与人类命运的无奈。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三国志》的解读,展现了诗人对历史、权力、人性以及命运的深刻思考,语言凝练,寓意深远,体现了刘昂作为金代文人独特的文学风格与思想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