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生动的山中僧舍景象。首句“重门竹院环深绿”,以“重门”和“竹院”勾勒出僧舍的隐秘与清幽,深绿色调渲染出一片静谧的氛围。接着,“一树繁红向日舒”一句,以“一树繁红”与“向日舒”形成鲜明对比,既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勃勃,又赋予了画面温暖的色彩。
“芳意自怡山蝶性,春光亦到野人居”两句,通过“山蝶性”的自得其乐和“野人居”的春光享受,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情感层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生活闲适状态的向往。
“閒阶影落翻经处,小径香飘散社馀”描绘了僧舍内外的日常情景,通过“閒阶”、“影落”、“翻经”、“小径”、“香飘”等细节,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与世无争的生活态度。最后,“不问秦源堪住客,且将踪迹混樵渔”两句,以“不问秦源”表达对过往的淡然,以“混樵渔”展现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愿望,体现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中僧舍及周围景物的细腻描绘,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亲近自然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宁静、和谐生活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