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子人日雷雨大作

去年人日春生色,人日今年雷发声。

阶前雨点大如掌,江上云头浑压城。

搅柳摧花亦太急,鸣条破块何须惊。

咄嗟晦暝复开朗,倏忽熛怒空纵横。

田夫争问休与咎,岁事果尔陂耶平。

逢人两耳转絮数,揖我一老殊丁宁。

杜陵诗句诚孟浪,天宝治乱由阴晴。

石濠健吏似馁虎,新安黠卒如奔鲸。

人事或亦有占验,天公何必常分明。

闻言不觉笑一发,闭户但愿杯长倾。

稚儿竞帖镂金胜,小妇更进胶牙饧。

床头一瓶馀脱粟,镬底七菜能充羹。

共付阴晴还造物,莫将得失较人生。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明朝诗人张萱对人日雷雨大作的独特感受和思考。诗中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春日雷声轰鸣、雨水倾盆的景象,通过“阶前雨点大如掌”、“江上云头浑压城”等形象化的描述,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威力。

接着,诗人借景抒情,表达了对自然界变化无常的感慨:“搅柳摧花亦太急,鸣条破块何须惊。”他以“咄嗟晦暝复开朗,倏忽熛怒空纵横”来描绘雷雨的瞬息万变,既展示了自然界的强大力量,也流露出对生命脆弱的感慨。

诗中还融入了对社会现象的观察与思考:“田夫争问休与咎,岁事果尔陂耶平。”通过农夫对天气变化的担忧,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对生活的关切。同时,诗人引用杜甫的诗句“天宝治乱由阴晴”,表达了对历史变迁与自然现象之间关系的深思。

最后,诗人以幽默而豁达的态度面对生活中的得失,表达了对自然界的敬畏与对人生的乐观态度:“闻言不觉笑一发,闭户但愿杯长倾。”他将自然界的变幻视为生活的常态,认为不必过分忧虑,而是应该享受当下,保持乐观的心态。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悟,也体现了其对社会现象的敏锐洞察和哲学思考,是一首富有情感深度和哲理意味的作品。

收录诗词(1617)

张萱(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癸丑正月二十五日客有以街谈见示者悲而赋之

去年正月十九夜,豺虎入户殊咆哮。

今年正月十九夜,狐狸满穴何悲号。

此番报应亦太速,吁嗟天公无乃劳。

虎威可假不可久,尔狐毋谓皇天高。

夜行昼伏胡为者,依草附木攒戈矛。

岂知厉鬼瞰其屋,一狐忽化为神獒。

雄狐不死雌狐死,萧墙祸起安能逃。

人言尔獒亦莫逃,天公有眼鬼有脚,此日明年及尔曹。

形式: 古风

乞拙歌

年年乞巧传今夕,不知此巧从何乞。

香灯午夜对银河,儿女中庭罗粉席。

三三五五拜深深,一拜一乞殊慇勤。

为问天孙巧多少,能否年年赠别人。

吁嗟天孙良亦苦,一岁佳期才一度。

巧似天孙果足誇,便应夜夜逢河鼓。

人言巧亦难移天,始知此巧不值钱。

灵妃之巧已如此,人间百巧徒纷然。

举头细与天孙说,你巧胡为太奇绝。

七襄难就误佳期,弄巧方知反成拙。

相逢日少别日多,隔岁相思可奈何。

今宵更洒相思泪,鹊桥一雨嗟滂沱。

请换香灯嘱儿女,前来且听园公语。

尔年未及三尺长,乞得巧来何用处。

古今巧拙无输赢,有时巧败拙偏成。

诗咏巢居鸠与鹊,问巢终日谁经营。

天生我拙亦不偶,拙手拙心仍拙口。

巧人遇巧斗难休,赢得拙人长不斗。

巧若斗拙巧便痴,涛声虽怒石不移。

轰雷喷雪片时息,中流一石长崔巍。

我今乞拙不乞巧,年来颇识拙之效。

天孙有意怜拙人,一拙须教赢到老。

形式: 古风

题稀龄得雄卷贺车宜仲内兄七十举子

羊鹤山人年七十,步履如飞尤健食。

两肩覆雪自丝丝,满颊渥丹何熠熠。

人言君是地行仙,泉石优游不记年。

曾从芝隐朝黄阙,曾向桃康弄紫烟。

晚岁移居珠海曲,拾得蚌胎千万斛。

一珠在掌百不忧,照乘一珠仍出腹。

蚌老珠呈莫道迟,双珠照耀老传时。

携来姹女两三辈,应有金童四五儿。

人世生儿何用蚤,我有七儿殊潦倒。

两儿已得两明珠,老年便可开怀抱。

七十生儿世所稀,儿较徐卿更绝奇。

何日挂帆会汤饼,为君再赋少陵诗。

形式: 古风

堪孙追和苏子瞻白水砌古诗来呈似有可教第籯经未穷鞶帨是饰得无与先生并行耶故亦赋而勉之并示台孙

尔翁少小称豪纵,沾沾笔墨常拈弄。

双拳欲碎玉笥山,一口欲啖飞霞洞。

自言片语即千秋,追风历块谁能鞚。

腹中样子不合时,身外功名何足重。

一斥多因七不堪,老向空林长抱瓮。

文章憎命古今同,往事回头先色动。

汉家天子不好文,生涯合与时人共。

尔曹慎勿学尔翁,空费笔花频入梦。

少年高足策要津,出门便作城阳送。

亦知匣里剑长鸣,莫惜案头萤尽冻。

三冬文史满腹藏,万斛源泉随地涌。

野鹜家鸡任尔为,何必人人毛是凤。

形式: 古风